[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7028.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军;李建伟;张枭;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4;A01G20/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吕娟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中华 绒螯蟹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包括池塘准备、蟹苗放养、水草管理、水质管理、疏苗上市、成蟹育肥等步骤。通过将塘底的积淤及过多的有机物挖除清塘后施入发酵底肥和EM菌土壤改良剂对池塘改良,同时栽种多种水草保证不同季节池塘水草覆盖率,保证螃蟹的植物性饵料。并定期修剪水草,施肥促其生长,净化水质。同时施入有益菌群净水,施入红糖肥水,保证池塘水体肥嫩,利于螃蟹生长。在螃蟹育肥期间,增加饲料脂肪含量,并向水体散入糖蜜增加水体浮游生物量,增加螃蟹饵料,加快成蟹生长。本发明方法走高端路线,养殖的螃蟹满黄顶膏,口味美,品质高,深受市场欢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是我国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中华绒螯蟹已有“长江1号”、“长江2号”、“光合1号”和“江海21”、“诺亚1号”等新品种。最近两年中华绒螯蟹苗种繁育场已经由以往的选择体重2~3两左右的母蟹以及3~4两左右的公蟹作为育种亲本,逐步转化为选择体重3~4两左右的母蟹以及4~6两左右的公蟹作为亲本的趋势,但是由于亲本种质资源不可控,养殖模式存在环沟上水迟、水草单一,蟹塘缺氧,老塘积淤及有机物过多等问题,使螃蟹养殖存活率低、螃蟹整体规格分化、变异等情况。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提高螃蟹产量及质量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通过对蟹塘及水草进行精细管理,加之合理的养殖方法,提高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及质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池塘准备
1)池塘整理:将用于养殖的塘底的积淤及过多的有机物挖除,并使用生石灰清塘,杀死塘内和环沟里的鱼虾与病原微生物;
2)改底肥塘:在经过清塘的蟹塘内施入发酵底肥和EM菌土壤改良剂对蟹塘的塘底进行增肥改良;
3)种植水草:在改良后的蟹塘中种植水草,高低温水草搭配种植,丰富螃蟹所需的植物性饵料,净化水质;
第二步:蟹苗放养
4)投放蟹苗:选择无病健壮体色较、食线饱满、规格整齐的蟹苗放养到准备好的蟹塘中;放养的密度为亩放养量控制在1200~3500只;
5)蟹苗喂养:蟹苗投投喂含有虾蟹脱壳素的蟹苗专用全价颗粒饲料或自行配制的蟹苗饲料;
第三步:水草管理
6)水草施肥:水草种植后,需加施长根肥,保证水草成活率;后期需追施氮肥和钾肥促进水草生长;
7)水草修剪:水草长高后需进行修剪去除草头使其不高出水面,利于水草分蘖且防止水草病虫害;每次割草后需使用生石灰消毒;
第四步:水质管理
8)外加藻源:在水温低时,蟹塘水体中的藻类很难生长起来,需要外加藻源,增加水体的植物性饵料,调节水体可见度;
9)净水肥水:定期施入生石灰,杀灭池塘水体水草及周边存在的害虫及病原菌,并每7-10天施入一次外加有益菌群,分解蟹苗粪便及动植物残体;同时施入红糖,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调节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
第五步:疏苗上市
10)蟹苗放养3~4个月后捕捞部分母蟹抢先上市,以减少养殖密度,加快成蟹育肥。
第六步:成蟹育肥
11)投喂高脂肪饵料:蟹苗放养5~6个月后开始增加投喂的饵料中脂肪组分,促使螃蟹增肥;并定期泼洒糖蜜提高水体肥度,增加水体浮游生物量,增加螃蟹饵料,加快成蟹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净化组件以及空调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焊接裁切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