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机器人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682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胜;刘志超;庞建新;熊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识别 危险 区域 方法 以及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危险区域布置至少一个无线标签;其中,所述无线标签定时发射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包括所述无线标签的ID;
接收无线标签发射的无线信号;
读取所述无线信号所携带的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读取所述无线信号所携带的识别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进行解析,读取每帧无线信号所包括的所述无线标签ID、信号强度以及时间戳;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辨别所在危险区域以及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辨别所在危险区域以及信号强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无线标签ID确定当前所处的危险区域的编号并保存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
其中,所述根据读取的所述无线标签ID确定当前所处的危险区域的编号并保存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判断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与保存的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是否相同;
在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与保存的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不相同,且所述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当前保存的危险区域内无线标签的当前最强信号强度时,计数为1,继续接收并解析无线信号;
判断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与上一次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是否相同;
在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与上一次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相同时,所述计数加1,否则所述计数清零;当所述计数大于2时,将保存的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切换至最近一次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并保存所述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读取所述对应的危险区域的信息并进行初始化操作,继续接受和处理无线信号;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变化,得出与所述危险区域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做出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无线标签发射的无线信号的步骤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用于记录危险区域的编号以及危险区域内的无线标签ID;其中,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对应所述危险区域内的所述无线标签ID;
读取所述配置文件中的信息并进行初始化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辨别所在危险区域以及信号强度的步骤中,还包括:
若读取的所述信号强度低于设定阈值,则删除对应的所述无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辨别所在危险区域以及信号强度的步骤中,还包括:
在读取的无线标签ID所对应的危险区域的编号与保存的所述危险区域的编号相同时,将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时间戳加入当前所处的危险区域的标签信息列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时间戳加入当前所处的危险区域的标签信息列表中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设定时间;
在所述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设定时间时,删除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时间戳,接续接收并解析无线信号;
在所述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没有超过设定时间时,保留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时间戳,接续接收并解析无线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变化,得出与所述危险区域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标签信息列表中保存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平均值估算到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识别危险区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做出反应的步骤中,所述反应具体包括减速、停止以及反向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8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