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挑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655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B50/3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挑拣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挑拣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桶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桶体顶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内滑动密封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上固定有重量传感器和电磁传感器;密封活塞下方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齿条和正反转驱动件,隔板上设有复位弹簧,隔板上连接有下滑齿轮并固定有下滑驱动件;第一腔室顶部连接有收卷辊;第一腔室内设有限位板和相互连通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有切刀并连接有加热块,限位板固定在隔板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挑拣装置可自动对垃圾进行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挑拣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是指接触了病人血液、人体等由医院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所以医疗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医疗垃圾可以分为带有尖锐尖端的锐器以及其它医疗垃圾,传统的垃圾桶一般包括用于收纳车针、剪刀、镊子等带有尖端锐器的回收桶和收纳棉球等不带有尖端的垃圾的回收桶,而医务人员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丢入两个不同的回收桶内,但是大多数的医院由于病人较多,医务人员的医疗任务较重,特别是在配置注射药水时需要长时间全神贯注的关注病人的药物种类、剂量是否正确以及病人的名称与药剂是否正确。在这种状态下,医务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将带有尖端的锐器丢入用于收纳棉球的回收桶内,使不带有尖端的垃圾中混入锐器,这就导致进行垃圾回收的工作人员在取出棉球等垃圾时没有心理预期,抓取锐器时没有安全防护,工作人员的手部容易被锐器刺伤,而如针头类锐器一般在丢弃前先对病人进行了注射,针头上粘附有病人的血液,在被针头刺伤后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医疗器械挑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医疗器械挑拣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内竖向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桶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桶体顶部竖向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内滑动密封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上固定有重量传感器和电磁传感器;密封活塞下方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齿条和用于驱动密封活塞转动的正反转驱动件,电磁传感器与正反转驱动件电连接,齿条竖向设置,且隔板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隔板和齿条上,隔板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下滑齿轮并固定有驱动下滑齿轮转动的下滑驱动件,重量传感器与下滑驱动件电连接;第一腔室顶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收卷辊上收卷有塑料膜,隔板上横向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回收辊并固定有转动齿轮,转轴与回收辊之间设有单向轴承,所诉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一腔室内设有限位板和相互连通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均固定在隔板上并均位于回收辊下方,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一端为圆弧形并可被密封活塞向内推动,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和内壁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有切刀并滑动连接有加热块,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加热块固定,限位板竖向固定在隔板上并与切刀相对,且切刀和限位板分别位于密封活塞两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主要包括车针、针头、剪刀、镊子等,这些医疗垃圾均为铁制,本方案中的电磁传感器能够对医疗垃圾的材质进行检测,当检测为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时,正反转驱动件驱动密封活塞正转,使密封活塞靠近第一腔室一端向下转动,从而使密封活塞倾斜,从而使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滑入第一腔室内;而当医疗垃圾为棉球等物时,正反转驱动件驱动密封活塞反转,使不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落入第二腔室内,从而自动对带有尖端和不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进行分类,而不需要医务人员人工进行分类,避免医务人员关注病人和药剂的注意力被分散,同时避免带有尖端的医疗垃圾混入其它医疗垃圾内,使回收医疗垃圾的工作人员受伤或者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