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注液孔的封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5924.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祝怡斌;李青;霍汉鑫;周连碧;杨晓松;赵志龙;林星杰;鞠丽萍;陈斌;陈玉福;陈谦;苗雨;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04;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稀土 原地 矿场 注液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注液孔的封孔方法,包括利用泥浆对注液孔内的孔隙进行封堵;然后再向注液孔内回填填料。该方法利用泥浆具有较好流动性的特点,使泥浆能够渗入注液孔内的各种孔隙中,并利用泥浆具有较好粘度的特点对注液孔内的孔隙进行封堵,经泥浆封堵后在对注液孔进行填料,可非常有效防控雨水通过注液孔渗入地下,从源头控制原地浸矿场封场后残留母液释放二污染水土环境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注液孔的封孔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原地浸矿场残留母液释放高盐、低酸、氨氮、硫酸盐、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从而污染原地浸矿场周边水土环境。注液孔周边土体存在大量的孔隙和裂隙,雨水极易通过注液孔周边土体的孔隙和裂隙渗入地下水系统。
现有技术中对于注液孔的封孔研究较少,封孔采用原土回填,封孔后雨水通过注液孔入渗进入注液孔周边土体的量较大,残留母液随雨水入渗释放而大量进入地下水,引起矿区水体污染。
离子型稀土矿具有品位低、埋藏浅、分布散等特点,原地浸矿场的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径流短、地下水和地表水联系紧密的特点。闭矿时注液孔如封孔不严,导致残留母液释放,引起矿区水土环境污染。
因此,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问题,需开发一种能有效控制注液孔渗漏的封孔技术。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注液孔的封孔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场封场的注液孔的封孔方法,包括:
利用泥浆对注液孔内的孔隙进行封堵;然后再向注液孔内回填填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泥浆对注液孔内的孔隙进行封堵是:
向注液孔内注入泥浆,待注液孔内液面稳定时停止注浆,然后抽出注液孔内部分泥浆使注液孔内泥浆的厚度为注液孔深度的1/5~1/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填料包括:向注液孔内回填原土形成原土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填料包括:在注液孔内回填碱性填料形成碱性填料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填料包括:在注液孔内回填黏土形成黏土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填料包括:在注液孔内回填表土形成表土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填料包括:在注入泥浆后的注液孔内依次回填原土、碱性填料、黏土以及表土以依次形成原土段、碱性填料段、黏土段以及表土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填原土使原土段的顶部到注液孔孔口的距离为100~200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碱性填料段的厚度为20~50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黏土段的厚度为30~50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表土段的厚度为50~100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泥浆中固形物占比为20~5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形物包括无机黏土矿物材料和聚丙烯酰胺中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机黏土矿物的塑性指数≥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机黏土矿物包括膨润土、黏土和蒙脱石中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碱性填料段所用的填料为石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5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