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586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鹤;张颖玲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方法 获取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数据存储方法包括:获取待存储数据,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封装,得到封装数据;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中的所述封装数据由至少一个消费者群组中各消费者群组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并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各消费者群组获得相应数据并存储在相应节点中,在Neo4j社区版实现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集群技术是一项在较低成本下能有效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系统的必备技术。以面向网络的数据库(Neo4j图形数据库,简称Neo4j)集群为例,Neo4j集群需要具备即使在网络或者硬件发生故障时,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如果集群中的一个节点损坏或者网络连接断开,Neo4j集群应该能够继续提供服务,而不是完全失去服务能力。
现有的Neo4j集群只在Neo4j企业版提供数据库集群的功能,而Neo4j社区版不支持集群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存储数据,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封装,得到封装数据;
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中的所述封装数据由至少一个消费者群组中各消费者群组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并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待存储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自动收集待存储数据;
接收目标数据表格,所述目标数据表格包括以预设格式保存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消息队列中获取封装数据;
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
上述方案中,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封装数据进行数据校验,确定所述封装数据校验合格时,对所述封装数据进行解封装,获得解封装数据;
相应地,将所述封装数据保存在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包括:
确定预设的存储格式;
对所述解封装数据进行格式处理,获得所述存储格式的解封装数据,作为目标存储数据;
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发送给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由所述相应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保存。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相应于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未能接收并存储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消费者群组重新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发送给所述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直至所述消费者群组对应的节点完成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
确定至少一个节点中各节点的状态,将所述查询请求发送给符合预设条件的节点,以获得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数据,将获得的所述数据发送给终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中各节点均保存有消费者群组发送的目标存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5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设备
- 下一篇:提升哺乳动物Sirtuin蛋白家族活性的物质的应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