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水染色暨纱线整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526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复华 |
主分类号: | D06B1/12 | 分类号: | D06B1/12;D06B23/0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染色 纱线 整理 | ||
一种无水染色暨纱线整理机,用于对纱线上色和纱线整理,包括放卷纱机构、收卷色纱机构和纱线上色机构,所述白色纱线自放卷纱机构上引出,并在纱线上色机构转印上色后回收到收卷色纱机构上;所述纱线上色机构包括热滚筒、高温毛毡、第一放色纸卷轴、第二放色纸卷轴,通过纱线上色机构把颜色转印到白色纱线上,再通过整经把色纱整齐的排列通过收卷色纱机构进行收料,节约了染色纱所需的时间和重新导纱的过程,降低了染色纱所产生的多余色纱的费用,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降低了损耗。并且无水染色有别于水染,无需用水,则无水资源浪费和废水处理问题;无需用水则无水升温问题,不需要使用锅炉,无产生废气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水染色暨纱线整理机。
背景技术
传统染纱工艺,首先需将纱线于染色前,储存在纱筒子、经轴上或是其他储纱装置,若是经由水染色另需要乾燥,再分纱上纱筒子、上经轴或是其他储纱装置,费工费时,并且传统的染整制程是将纱线浸在含有溶解染料的大量水里,并使用大量的无机盐进行促染。之后还要经过升温程序与清洗程序,才能完成染色。前述染纱制程,不只染料利用率低(综合利用率只有50%-60%),还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与燃烧燃料后的废料,相当耗费资源且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另外,燃烧燃料后的废料以及染料需要用水清洗,会产生污水而需要经过污水处里才能排放。建置污水处理设施耗费大量资源以及土地,提升了建置厂房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水染色暨纱线整理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水染色暨纱线整理机,用于对纱线上色并回收和纱线整理,其包括放卷纱机构、收卷色纱机构和纱线上色机构,所述白色纱线自放卷纱机构上引出,并在纱线上色机构转印上色后回收到收卷色纱机构上;
所述纱线上色机构包括热滚筒、高温毛毡、毛毡支撑轴、毛毡调偏轴、第一放色纸卷轴、第二放色纸卷轴、第一放垫纸卷轴、第一收色纸卷轴、第二收色纸卷轴、第一收垫纸卷轴;
所述第一放色纸卷轴与第一收色纸卷轴相互配合,第一放色纸卷轴上的色纸经打印机染上颜色;所述第一放色纸卷轴上的色纸引出后绕过热滚筒后回收缠绕在第一收色纸卷轴上;所述放卷纱机构上引出的纱线紧贴在热滚筒的色纸上;
所述第二放色纸卷轴与第二收色纸卷轴相互配合,第二放色纸卷轴上的色纸经打印机染上颜色;所述第二放色纸卷轴上的色纸引出后回收缠绕在第二收色纸卷轴上,并且色纸贴紧热滚筒上的白色纱线,从而在热滚筒上,白色纱线夹设于两色纸之间;
所述第一放垫纸卷轴与第一收垫纸卷轴相互配合,第一放垫纸卷轴设有垫纸,所述第一放垫纸卷轴上的垫纸引出后回收缠绕在第一收垫纸卷轴上,垫纸贴紧热滚筒上的最外层色纸;
所述高温毛毡呈闭合的环形设置,高温毛毡的内侧环绕在毛毡支撑轴、毛毡调偏轴上,所述高温毛毡的外侧贴紧热滚筒上的垫纸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上色机构还包括加压分离轴、进纸定位滚轴,所述进纸定位滚轴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加压分离轴、进纸定位滚轴分别设于热滚筒的上下两侧,所述高温毛毡、第二放色纸卷轴引出的色纸及第一放垫纸卷轴引出的垫纸依次从环绕在进纸定位滚轴、加压分离轴上,并在加压分离轴、进纸定位滚轴的作用下,使高温毛毡、第二放色纸卷轴引出的色纸及第一放垫纸卷轴引出的垫纸密贴紧在热滚筒上;两色纸夹紧白色纱线经过所述热滚筒,在高温作用下使所述色纸上的热升华墨水迅速升华转移到所述白色纱线上,使所述白色纱线着色。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上色机构还包括自动检测加压系统,自动检测加压系统上设有经纱张力检测轴、电器控制系统、压力检测器及毛毯自动压力装置,所述毛毯自动压力装置调节高温毛毡对热滚筒的压力大小,生产时由经纱张力检测轴检测到所需张力后而传到电器控制系统经过程序计算得到一定的压力值,再由压力检测器控制毛毯自动压力装置调节到所需要的压力,使纱线张力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复华,未经白复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5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直线匹配的移动机器人重定位方法
- 下一篇:NFA到DFA的转换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