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打量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5232.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红;孙云权;黄先全;王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0 | 分类号: | C12G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杨重江 |
地址: | 646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量水装置,包括机架、悬臂、喷水管和动力机构,悬臂布置在机架上,悬臂为中空结构,悬臂上设置有进水口,悬臂靠近机架的一端封闭;喷水管水平布置在悬臂远离机架的端部下方,通过连接管与悬臂连通,连接管上布置有旋转接头,喷水管上均匀布置有竖直向下的喷头;动力机构布置在悬臂上,用于驱动喷水管相对于悬臂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本发明全过程自动化,可实现糟醅的自动打量水,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打量水,可根据糟醅量严格的控制量水的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可将量水均匀的喷洒在糟醅上,满足糟醅的入窖水分含量,保证了酒质和有利于提高出酒率,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打量水装置。
背景技术
打量水是白酒酿造过程中控制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粮糟经过蒸粮后,其水分含量还不足以达到入窖要求的水分,打入一定量的量水,保证粮糟的入窖水分含量,以供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从而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因此合理的控制好打量水这一工艺,保证入窖粮糟的水分含量,是发酵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传统打量水先将酒甑内的粮糟倒在地面上,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量水通过人工的方式泼洒在粮糟上,一般量水温度为90℃。经过一定时间的润料,人工用铁铲将糟醅铲上凉床。由此可见,目前打量水的工艺步骤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人工泼洒量水存在以下问题:泼洒量水完全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部分糟醅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酒质和后续的出酒率;同时,人工打量水劳动强度大,造成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打量水泼洒不均匀、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打量水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打量水装置,包括:
机架;
悬臂,布置在机架上,悬臂为中空结构,悬臂上设置有进水口,悬臂靠近机架的一端封闭;
喷水管,水平布置在悬臂远离机架的端部下方,通过连接管与悬臂连通,连接管上布置有旋转接头,喷水管上均匀布置有竖直向下的喷头;
动力机构,布置在悬臂上,用于驱动喷水管相对于悬臂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将蒸好的糟醅倾倒在喷水管下方,通过进水口将量水通入到悬臂内,量水经过悬臂和连接管到达喷水管,并从喷水管上的喷头喷到糟醅上。动力机构驱动喷水管相对于悬臂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可将量水均匀的喷洒在糟醅上。本发明全过程自动化,可实现糟醅的自动打量水,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打量水,可根据糟醅量严格的控制量水的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可将量水均匀的喷洒在糟醅上,满足糟醅的入窖水分含量,保证了酒质和有利于提高出酒率,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悬臂上且依次相连的直流电机减速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布置在旋转接头下方的连接管上。直流电机减速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喷水管转动;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可更好的调节喷水管旋转的速度。本发明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动力输出更加稳定,转动更加平稳,调速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喷头的长度自喷水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向喷水管的两侧逐渐增大。由于糟醅堆积在地面上为山坡状,中间的糟醅厚度较厚,边缘的糟醅厚度较薄,且为提高出酒率,量水的进入糟醅混合的温度需严格控制,一般为90℃;所以边缘糟醅上方的喷头距离糟醅表面的距离较长,边缘糟醅上方的喷头喷出的量水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多于中间糟醅上方的喷头喷出的量水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就会使得量水在空气中丢失热量较多,会造成量水到达糟醅时温度下降较多,进而影响后续的出酒率,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效果更是明显。因此将喷水管两侧的喷头长度设置较长,弥补了此缺陷,避免量水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造成量水温度下降过快,达不到打量水的工艺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5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