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3995.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拥军;张荣旺;万建成;蔡松林;贾宁;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封网 伸缩 跨越 | ||
1.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所述跨越架包括对称应设置的两个等高的架体、设于所述架体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两个跨越组件、设于所述跨越组件间的硬封网抱杆和绝缘网;所述跨越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跨越单元,所述跨越单元包括与所述架体外侧连接的工作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侧的调整支架、贯穿所述调整支架并与之连接的伸缩式封网大臂、设于所述封网大臂前端的对接机构和设于所述封网大臂下侧的防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支架的横剖面为矩形架,组成所述矩形架的纵向构件和横向构件均设有滚珠调节丝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包括丝杆、滚珠和套设于所述丝杆的螺母;
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和所述螺母内表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内螺旋牙和外螺旋牙,所述内螺旋牙与外螺旋牙交替设置构成放置滚珠的负载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端口设有安装和拆卸所述滚珠用的径向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设有与负载槽匹配的径向挡珠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网大臂包括依次嵌套的封网臂;相邻的所述封网臂间,外封网臂的内侧设有导轨,内封网臂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块;相邻的所述封网臂间设有控制其相对伸缩的伸缩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于所述外层封网臂前端的齿轮和链条驱动机构以及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内层的封网臂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齿轮后与所述链条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链条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链条转动以实现两层封网臂的相对伸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架设有与所述封网大臂连接的横杆;所述封网大臂的后端从所述横杆下方纵向贯穿所述调整支架并通过两个悬挂于所述横杆的滑动悬挂件与所述横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网抱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跨越组件上的防扭机构连接,所述硬封网抱杆与所述封网臂轴向垂直;所述防扭机构设于相邻的所述封网臂的交接处,所述防扭机构包括与所述封网臂连接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封盖的套管和贯穿所述套管下端的悬杆;
所述悬杆上端固定设有与所述悬杆轴向垂直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下端的封盖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悬杆下端通过球铰与所述硬封网抱杆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插接部分、承接部分和设于所述封网大臂上的倾角传感器和定位系统;所述承接部分包括法兰盘和与所述法兰盘同轴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从底至开口且内径递增的结合段、锁位段和限位段;所述套筒内从底至开口依次设有相互连接的弹性件、过渡件和可从其内部撑开的凹对接头;所述凹对接头的外径与所述锁位段的内径相等;所述插接部分包括法兰盘和与所述法兰盘同轴连接且与所述凹对接头相配合的凸对接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器位于内层伸缩臂顶端,所述定位系统包括位于一侧所述法兰盘下方的靶板,另一侧所述法兰盘下方的激光发射端和监控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网大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的材质制得:C 0.2-0.24%、Si0.4-0.55%、Mn 1.0-1.6%、P 0.03-0.035%、S 0.03-0.035%、Cr 0.2-0.3%、Ni0.1-0.35%、Cu 0.2-0.4%,余量为铁和杂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封网/拆网伸缩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的材质制得:C1.0-1.9%、Si
0.7-0.85%、Mn1.3-2.3%、Cr7.2-8.5%、Ni 0.6-0.85%、Mo 0.55~0.7%、Ti0.15-0.25%、P0.05-0.07%,余量为铁和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9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评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