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自动更换平台的无人机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3437.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9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薇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自动 更换 平台 无人机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更换平台的无人机电池,包括固定于无人机上的电池内仓和可匹配插入所述电池内仓内的电池本体,其中:所述电池内仓的侧部形成有供所述电池本体进出的开口,所述电池内仓的底面上固定有与无人机电连接的接触电极;所述电池本体的首端形成有自矫正结构,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面上固定有拨片式接触电极,所述拨片式接触电极与所述接触电极接触以供电;所述电池内仓和所述电池本体的相对应的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导向凹槽和导向条,所述电池本体的尾端形成有与更换机构相匹配的内嵌卡槽。本发明可实现自动精准定位和快速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更换平台的无人机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无人飞行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地质勘探、抢险救灾、边防等行业。现在无人机作业,其电池续航能力不能满足长时间作业,而不论有线还是无线充电的时间都不能满足短时间继续工作的要求,而大多采用人工回收,更换电池后继续作业。而现有的无人机电池和电池内仓对于更换平台的操作过于复杂,难以通过机械手固定夹取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电池不便拆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更换平台的无人机电池。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自动更换平台的无人机电池,包括固定于无人机上的电池内仓和可匹配插入所述电池内仓内的电池本体,其中:
所述电池内仓的侧部形成有供所述电池本体进出的开口,所述电池内仓的底面上固定有与无人机电连接的接触电极;
所述电池本体的首端形成有自矫正结构,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面上固定有拨片式接触电极,所述拨片式接触电极与所述接触电极接触以供电;
所述电池内仓和所述电池本体的相对应的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导向凹槽和导向条,所述电池本体的尾端形成有与更换机构相匹配的内嵌卡槽,所述电池本体插入所述电池内仓时,所述内嵌卡槽位于所述电池内仓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内仓为长方体结构的壳体,所述自矫正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四棱台结构,四棱台结构的四个梯形状斜面均为导向面,所述电池本体的后部为长方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条沿进出方向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凹槽形成在所述电池内仓的底部,所述导向条固定在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条均设有两条且相互平行。两条导向凹槽之间的间距与两条导向条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拨片式接触电极设置于两条导向条之间,所述接触电极设置于两条导向凹槽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嵌卡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内嵌卡槽分别形成在所述电池本体尾部的相对两个侧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内嵌卡槽均为方形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内嵌卡槽分别形成在所述电池本体尾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性:无人机在有线充电时需要人为插拔,由于本发明特殊的定位机构和与更换机构相配合的内嵌卡槽,在换取电池时,不需人为插拔与监管,节省人力物力。
2.精准性:普通无人机换电池更换平台需要电池精准对准电池仓入口,若有偏差,会导致无人机换电池过程出现差错,本平台实现自主矫正,使无人机换电池过程准确无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电池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瞳距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