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电流的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3331.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钢;石亚伟;罗勇;廖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勤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M7/219;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流 供电系统 | ||
1.一种基于微电流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收集模块和低功耗电源模块;
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其输入端输入微电流,用于对微电流进行汇集以及转换处理,并向低功耗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低功耗电源模块,其输入端与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能量收集模块的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转换成稳定的电压信号提供给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电流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电源模块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9、电容C10、NMOS管Q6、PMOS管Q7以及二极管D2;
所述PMOS管Q7的源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PMOS管Q7的源极和电阻R8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低功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
PMOS管Q7的源极通过电阻R13与PMOS管Q7的栅极连接,PMOS管Q7的栅极与NMOS管Q6的漏极连接,NMOS管Q6的源极接地,NMOS管Q6的栅极连接于电阻R9与电阻R11之间的公共连接点,NMOS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10连接于电阻R8和电阻R9之间的公共连接点,NMOS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12接地,NMOS管Q6的栅极通过电容C9接地,PMOS管Q7的漏极通过电容C10接地,PMOS管Q7的漏极和电容C10的公共连接点作为低功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
PMOS管Q7的漏极通过电阻R14和电阻R15串联后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于NMOS管Q6的栅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15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低功耗电源模块的控制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电流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模块包括芯片IC1、锂电池BAT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锂电池BAT2、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感L1、PMOS管Q1、PMOS管Q2、PMOS管Q3以及PMOS管Q4;
所述芯片IC1为BQ25505RFRR芯片,电感L1的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IC1的20引脚连接,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入端,芯片IC1的4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芯片IC1的1引脚接地,芯片IC1的2引脚连接于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芯片IC1的5引脚接地;
芯片IC1的8引脚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芯片IC1的7引脚连接,芯片IC1的8引脚通过电阻R3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芯片IC1的11引脚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芯片IC1的12引脚连接,芯片IC1的3引脚和19引脚与PMOS管Q1的源极连接,P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容C3接地,PMOS管Q1的漏极与PMOS管Q2的源极连接,芯片IC1的18引脚与锂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芯片IC1的14引脚与PMOS管Q3的源极连接,PMOS管Q3的漏极与PMOS管Q4的源极连接,PMOS管Q4的漏极通过电容C6接地,PMOS管Q2的漏极连接于PMOS管Q4的漏极,PMOS管Q4的漏极和电容C6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能量收集模块的输出端,PMOS管Q1的栅极和PMOS管Q2的栅极连接于芯片IC1的9引脚,PMOS管Q3和PMOS管Q4的栅极连接于芯片IC1的10引脚,芯片IC1的14引脚与锂电池BAT2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电流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较控制电路,所述比较控制电路用于检测低功耗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并在低功耗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设定电压值时控制低功耗电源模块停止供电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勤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勤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3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防意外工况的设备联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