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酚磺乙胺和羟苯磺酸钙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3121.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靳磊;卢杰;倪瑛;张玲;张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平和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06 | 分类号: | C07C303/06;C07C303/32;C07C303/26;C07C309/42;C07C309/75;C07C209/00;C07C21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胺 羟苯磺酸钙 杂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4类酚磺乙胺和羟苯磺酸钙杂质及其制备方法,分别为2,5‑二羟基‑1,4‑苯二磺酸化合物、2,4‑二羟基‑1,5‑苯二磺酸化合物、2,5‑二羟基苯磺酸酯化合物、2,3‑二羟基苯磺酸化合物,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纯度均在96%以上,可应用于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领域,尤其涉及酚磺乙胺和羟苯磺酸钙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酚磺乙胺(止血敏)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止血药,具有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使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能促使血小板循环量增加,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与黏附性,促使凝血活性物质从血小板释放,加快血块收缩,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作用迅速,能维持4~6h,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等。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新型的血管保护药,化学名称为2,5-二羟基苯磺酸钙-水合物,可降低活性氧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抵抗力,具有抗氧化性能,改善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水肿;抑制毛细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对微血管的高通透作用,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改善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阻止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凝血因子Ⅰ和球蛋白水平,纠正清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小板的高聚性,激活纤维蛋白酶活性,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力,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并提高红细胞柔韧性。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血浆半衰期约5h,主要以原型通过大小便排泄。
酚磺乙胺与羟苯磺酸钙分子主体一致,只是2,5-二羟基苯磺酸所形成的盐不同。酚磺乙胺为2,5-二羟基苯磺酸的二乙胺盐;羟苯磺酸钙为2,5-二羟基苯磺酸的钙盐水合物。
这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尽管如此酚磺乙胺和羟苯磺酸钙也有潜在的毒副作用,从而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产生除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活性有关外,与其中存在的杂质也有极大的关系。在合成反应中,起始物料的杂质和副反应所产生的杂质,不可避免地会带入到成品中,成为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难以清除的杂质,因此,将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成品中所含有的杂质发现、确证结构并制备出来作为杂质对照品,用于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对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的质量、安全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的杂质研究工作比较滞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收载的杂质一直较少,目前只报道了两个杂质。一个为起始物料对苯二酚,另一个为磺酸酐的工艺杂质。
磺酸酐的工艺杂质
近年来为加强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物的杂质质控越来越严格,杂质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对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对照品,本发明提供4种结构确证的杂质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杂质纯度达到95%。
一种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杂质,所述酚磺乙胺及羟苯磺酸钙杂质为结构式Ⅰ、结构式Ⅱ、结构式Ⅲ、结构式Ⅳ所述物质任意一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结构式Ⅰ为:
杂质A,所述M2代表阳离子,m代表1或2;Y代表结晶水的量,为0或1或2或2.5或3或4或5。
结构式Ⅱ为:
杂质B,所述M1代表阳离子,n代表1或2;Y代表结晶水的量,为0或1或2或2.5或3或4或5。
结构式Ⅲ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平和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平和安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