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2746.2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勇;陈进军;洪鹏志;周春霞;孙省利;千忠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 地址: | 5240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塑料 表面 增强 光谱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微/纳米塑料溶液;
制备纳米银溶胶:将硝酸银溶液加热至沸腾,再加入柠檬酸三钠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通过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得到纳米银溶胶,所述纳米银溶胶为均一相的胶体银纳米颗粒,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内;
将所述微/纳米塑料溶液、所述纳米银溶胶以及促凝剂混合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微/纳米塑料溶液与所述纳米银溶胶的体积比为1:1,所述促凝剂为浓度为0.25 mol/L的NaCl,所述混合液中包括银纳米颗粒和银纳米颗粒聚集体,所述银纳米颗粒聚集体的尺寸为1500-3000nm,且所述银纳米颗粒和所述银纳米颗粒聚集体均包裹在微/纳米塑料表面;
通过光谱仪采集所述混合液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实现对微/纳米塑料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塑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聚苯乙烯时,所述制备微/纳米塑料溶液包括:
将水放入反应器内,在氮气氛下升温搅拌,去除水中的氧气,然后向所述反应器内加入苯乙烯单体,搅拌均匀,再加入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溶液,反应9-11小时,然后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抽滤或透析,干燥后得到聚苯乙烯粉末,最后将所述聚苯乙烯粉末分散在纯水或海水中,得到所述微/纳米塑料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塑料浓度与所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
其中,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100nm的聚苯乙烯时,所述微/纳米塑料浓度与所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正相关;
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500nm的聚苯乙烯时,所述微/纳米塑料浓度与所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负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100nm的聚苯乙烯,且在纯水中的浓度为0.8mg/mL时,所述微/纳米塑料的检测限为20µg/mL;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500nm的聚苯乙烯,且在纯水中的浓度为0.08mg/ mL,所述微/纳米塑料的检测限为0.188mg/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100nm的聚苯乙烯,且在海水中的浓度为1.6mg/mL时,所述微/纳米塑料的检测限为30µg/mL;当所述微/纳米塑料为粒径500nm的聚苯乙烯,且在海水中的浓度为0.08mg/ mL,所述微/纳米塑料的检测限为0.287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7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