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412675.6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0897917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5
发明(设计)人: 岳治光;赵聪;宁晓冬;黄斌斌;许新春;菅复春;张素梅;王荣军;张龙现;宁长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A61K8/34 分类号: A61K8/34;A61K8/44;A61K8/49;A61K8/81;A61K8/86;A61Q17/02
代理公司: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代理人: 崔伟;郭一路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驱蚊酯 长效 驱避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驱蚊酯5‑20%,聚乙烯吡咯烷酮5‑20%,无水乙醇15‑40%,聚乙二醇‑400 5‑20%,α‑吡咯烷酮10‑30%,其余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加入搅拌器混合,得到混合液a;b、将熔融状态的α‑吡咯烷酮缓缓倒入混合液a中,得到混合液b;c、向混合液b中加入配方量的聚乙二醇‑400,得到混合液c;d、向混合液c加入配方量的驱蚊酯,并加入去离子水至全量,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蚊虫驱避剂直接涂抹与皮肤表面,施药时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现过敏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蜱是畜牧业中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由于寄生虫夺取畜禽所需的营养物质病,分泌有害物质,造成动物消瘦、贫血、衰弱、降低生产性能,甚至死亡。驱蚊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驱避物质,又称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BAAPE,IR3535,伊默宁,是一种塑化剂,也是广谱、高效的低毒昆虫驱避剂,具有低毒、无污染、无刺激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被制成各种日用品及化妆品用于驱蚊。

硬蜱防治中,人们一般用杀虫剂对其进行防治, 杀虫方法一般为环境喷洒、药浴和体内用药杀虫三种,体外杀蜱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等,使用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喷洒,但缺点是要想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杀灭效果往往需要大量使用;药浴法虽然经济、简单易行,但是也有着保护时间较短和受施用对象状态和天气限制的缺点;体内杀蜱剂如阿维菌素等,这类药物需要通过内服或者透皮吸收的方式进入动物血液循环,在硬蜱吸食了带有药物的血液后起到对其的杀灭作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杀死蜱虫,但是蜱虫对宿主已经发生了叮咬,导致硬蜱已经有可能把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动物体内,进而造成动物的患病风险。另外,在使用杀蜱药的过程中,硬蜱产生的抗药性、动物机体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驱避剂则不同,它不会使硬蜱致死,不会使硬蜱出现耐药性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与环境喷洒式的杀蜱剂大面积,大剂量使用,驱避剂使用量少、毒性低,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简而言之,将驱蚊酯作为一种驱避剂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硬蜱具有很好的潜力。

公开号为CN101843566B,名称为“蚊虫驱避剂及制备方法”的发明公开了蚊虫驱避剂,由下列组分组成:25%-40%驱蚊酯,0.5%-1.2%卡波姆940,10%-15%聚乙二醇400,2%-10%丙二醇,2%-10%的95%乙醇,5%-10%聚乙二醇6000,0.5-2%的三乙醇胺,其余为去离子水。本发明降低了酒精的浓度,提高了驱蚊酯的用量,同时通过调整溶剂的组成,使得本发明的凝胶型蚊虫驱避剂在效果增强的情况下,涂抹后皮肤感觉同样清爽凉快,同时通过丙二醇、聚乙二醇400、6000的相互配合,涂抹后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水滋润作用,适用于长期野外作业人员。但其制备产物的性状为凝胶,要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用于家畜时费时费力,并且将药物与家畜皮肤直接接触会出现过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目前蚊虫驱避剂直接涂抹与皮肤表面,施药时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现过敏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驱蚊酯5-20%,聚乙烯吡咯烷酮5-20%,无水乙醇15-40%,聚乙二醇-400 5-20%,α-吡咯烷酮10-30%,其余为去离子水。

一种驱蚊酯长效驱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加入搅拌器混合,常温条件下以每分钟50转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