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2014.3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36;A61M5/15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便携式 输液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及方法,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弹性储液器、流量调节装置、流量检测装置、水压盒和输液管,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流阻器和可变流阻器,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当只有第一毛细管和可变流阻器工作时为微量输液状态;当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固定流阻器和可变流阻器同时工作时,为常规输液状态;本公开能够精确的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同时能够实现微量输液与常规输液的转换,实现真正的输液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1)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2)目前常规的打点滳医护人员是根据滴数来调节输液量的,但因滳数的大小受液体粘度,导管内径的影响在实际中出入很较大,误差甚至达到了30%以上;(3)目前的流量计的最小检测流量值较大,市场上常用的流量计最小流量检测值大约为十几毫升/小时(而且价格很高),而目前微量输液泵在几毫升调节,即目前的流量计完全无法满足输液过程中的流量检测的需求,因此也无法实现对输液量的闭环控制;(4)常规的小流调节都是靠移动芯来调节门的开口大小,对微小流量很小的移动行程也会产生很大的流量变化,即目前的微小流量调节完全无法满足微量输液过程中的流量调节需要;(5)目前的气泡传感器可采用超声检测和光电检测,超声检测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传感器与输液管要求紧密接触(减少管子表面反射和声阻抗),而光电检测结构简单,成本低,输液管与光电检测装置的配合要求低,其原理是利用气泡产生的光强变化进行检测的,但是光电检测的方式容易受输液管和被输液体透光率(如不同的药液透光不同)、光源变化、灰尘及光敏元件对温度变化敏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其不易采用增加光强的办法来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因为增加光强会降低探测气泡的分辨率(灵敏度低),即不利于对小气泡的检测,并且还会对某些药液产生光污染,因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6)现有的输液装置输出药量后不可控(即没有反馈),虽然可以匀速的推动注射器,向输液管中注入药液,但注入输液管后就不可控制了,不能对管路中出现流量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如当输液出现鼓针阻塞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及工作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同时能够实现微量输液与常规输液的转换,实现了真正的输液智能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输液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弹性储液器、流量调节装置、流量检测装置、水压盒和输液管;所述弹性储液器用于提供带压力的液体到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液体流量并传输给微控制器,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根据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流量调节;
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毛细管和设于毛细管两端的同型号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当液体通过毛细管时,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泊肃叶定律利用毛细管两端液体的压力差进行输液流量检测;
所述毛细管的入液端与流量调节装置的出液端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出液端与水压盒连接,所述输液袋设置在水压盒内,且所述水压盒内充满液体,所述输液袋的输出端口与输液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站信息采集发布平台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铀矿绿色勘查泥浆放射性监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