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161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莫松平;吴凡;莫丙忠;贾莉斯;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复合 碳酸盐 相变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其相变温度为398-422℃,外径3-8um,胶囊包覆率为55.2-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以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材料为囊芯,以二氧化硅为囊壁;其中,囊芯由以下质量分数组分制成:碳酸钾10-40%、碳酸锂32-60%、碳酸钠20-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三元复合碳酸盐进行煅烧,通过聚乙烯吡络烷酮对复合盐进行表面改性,最后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产生的二氧化硅粘附在聚乙烯吡络烷酮上形成具有二氧化硅壳层的三元碳酸盐相变微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碳酸钾10-40%、碳酸锂32-60%和碳酸钠20-33%组成的三元复合碳酸盐混合煅烧,煅烧温度为420-450℃,时间为1-100min;
(2)将煅烧后的三元复合碳酸盐混合物按1-2g加15-20ml乙醇的比例加入乙醇,然后用球磨机进行湿磨处理,球磨时间为10-24h,转速为450-500转/分;再将湿磨后的三元复合碳酸盐/乙醇溶液用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功率为450-720w,频率为20-25KHz,持续10-30分钟;
(3)将处理分散后的三元复合碳酸盐微粒,加入较三元复合碳酸盐质量大1-1.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表面改性,在20-25℃下通过恒温离子搅拌平台以600-800rpm/min搅拌20-24小时后,使得PVP成功负载在三元复合碳酸盐颗粒表面上;
(4)将负载PVP的三元复合碳酸盐颗粒再次分散在乙醇/氢氧化铵溶液中,使用超声波处理10-20分钟,超声波功率为450-720w,频率为20-25KHz;通过注射器泵以2-4ml/h速度向上述分散液滴加原硅酸四乙酯,滴加过程中温度为28-35℃,搅拌1-3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骤中,通过乙醇浸泡于离心管以6000-8000rpm/min速率离心具有表面改性的三元复合碳酸盐颗粒并收集白色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氢氧化铵溶液的用量按1-2g三元复合碳酸盐添加15-20ml乙醇,0.6-0.8ml氢氧化铵组成的乙醇/氢氧化铵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元复合碳酸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硅酸四乙酯的用量为1-2g三元复合碳酸盐添加1-1.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6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