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伪枝藻203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1270.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林思萌;张祖麟;杨列;柯柏明;钱隆;叶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E02D3/00;C09K17/14;C09K10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伪枝藻 203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伪枝藻203,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80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伪枝藻203在固沙中的应用,其能够耐受高盐胁迫,固氮能力极强。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伪枝藻203的方法,包括(1)藻种制备;(2)污水预处理;(3)藻种的污水培养驯化(4)污水培养伪枝藻203;(5)伪枝藻203的收集与储存;该方法不仅能够降低所述伪枝藻203的培养成本,还能够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适用于大规模藻类培养。将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与荒漠化治理相结合,达到环境、经济“双赢”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藻种领域,尤其涉及一株伪枝藻203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其扩展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采取了多种预防和治理措施来遏制荒漠化的扩展,如生物固沙,化学固沙,机械固沙等。其中,生物固沙是最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问题的途径。生物固沙,主要包括人工造林、构造生物结皮等。其中,构造人工生物结皮是一种新型荒漠化治理措施,其独特的生理生态特性可起到有效防风固沙的效果。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大量培养荒漠藻种,将藻液直接喷洒于流沙表面,以构建人工生物结皮从而进行荒漠化治理。结果表明,在流沙表面形成的人工生物结皮能够有效的起到固定沙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的作用。然而,利用培养基进行大规模固沙蓝藻培养,需要往清洁水中加入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的成本较大;且常规的蓝藻固沙效果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株伪枝藻203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伪枝藻203,该菌株的分类学命名为:伪枝藻203(Scytonema hyalinum 203),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801。本发明人从采集的野外生物土壤结皮中筛选到一株藻种,发现该菌株能够耐受高盐胁迫,固氮能力极强;该细菌经菌落形态、生化及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伪枝藻(Scytonema hyalinum 203),命名为伪枝藻203。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的伪枝藻203在固沙中的应用。将所述伪枝藻203制备的藻液喷洒于沙土表层,通过固化作用得以固定沙土表层,阻止表层沙土迁移。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伪枝藻203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藻种制备:取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801的伪枝藻203在培养基上扩大培养一段时间后静置沉淀;
步骤2、污水预处理:将污水采集经预处理后备用;
步骤3、藻种的污水培养驯化:用城市生活污水逐步替换所述培养基以逐步驯化,驯化完成后静置沉淀、移去上清液,收集浓缩藻液以备用;
步骤4、污水培养伪枝藻203:将所述浓缩藻液接种到装有城市生活污水的培养装置中通气培养;
步骤5、伪枝藻203的收集与储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条件为:光照40~60μmol·m-2·s-1,温度20~ 30℃,光暗比12h∶12h,按1L污水量计算通气量为0.5L/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为BG110培养基,所述BG110培养基的配方为:
表1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集的污水通过静置静止或粗纱布过滤预处理,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