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648.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稳定 折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属于杆件连接结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锁紧机构自由旋转容易导致折叠抱箍卡滞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包括通过铰接轴相铰接的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两者其一上设置有锁钩,另一上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的弹力钢丝被配置为能勾住或者松开锁钩,锁钩所在的抱箍上设置有锁定限位柱,锁紧机构上设置有与锁定限位柱相配合的锁定限位钩;当弹力钢丝勾住锁钩且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锁定限位钩勾住锁定限位柱。本发明折叠抱箍使用双重锁紧结构两扣合状态更稳定,使用更方便,降低了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件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
背景技术
在园艺等领域中,为了增大工作范围,通常需要尽量延长主机和工作头之间的连接杆,而在作业完成后又需要将连接杆快速收短,以方便收纳和运输,节约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有一种折叠抱箍结构。如图1所示,折叠抱箍包括通过铰接轴300相铰接的第一抱箍100和第二抱箍200,两根连接杆400分别固定在第一抱箍100和第二抱箍200中。第一抱箍100上设置有锁钩101,第二抱箍200上设置有锁扣201和环状的弹力钢丝202,锁扣201能带动弹力钢丝202旋转以靠近或远离锁钩101。待弹力钢丝202套住锁钩101的豁口102后向后拉拽锁扣201,锁扣201绕铰接轴向后翻到直至彻底倒伏在第二抱箍200的外壁上,此时锁扣201被卡死,实现了弹力钢丝202和锁钩101的稳定卡夹,进而实现折叠抱箍结构的稳定扣合,两根连接杆400形成整体结构。
上述折叠抱箍结构的缺陷是:抱箍结构过于简单,一旦使用中误碰锁扣201的话弹力钢丝202便会从锁钩101上脱离,导致两根连接杆400相分离。另外,两根连接杆400仅靠第一抱箍100和第二抱箍200的锁定结构相连接,连接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更方便的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扣合状态更稳定的折叠抱箍,包括通过铰接轴相铰接的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两者其一上设置有锁钩,另一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弹力钢丝被配置为能勾住或者松开所述锁钩,所述锁钩所在的抱箍上设置有锁定限位柱,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限位柱相配合的锁定限位钩;当所述弹力钢丝勾住所述锁钩且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定限位钩勾住所述锁定限位柱。
特别是,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中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两者其一上设置有相联动的滑套和轴套,所述滑套套设在抱箍外侧,所述轴套套设在第一连接杆轴芯上且能沿所述第一连接杆轴芯滑动,所述轴套向前滑动后能套设在第二连接杆轴芯上。
特别是,所述折叠抱箍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滑套和/或所述轴套上,以向所述滑套和/或所述轴套提供弹性力助其复位。
特别是,在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两者中的另一上设置有推块,在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相扣合的初期所述推块抵接在所述滑套上,在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相扣合的末期所述推块与所述滑套相分离。
特别是,所述折叠抱箍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锁紧机构旋转至设定角度时所述限位结构能锁止所述锁紧机构。
特别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所在抱箍上第一磁吸件和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上的第二磁吸件。
特别是,所述第一磁吸件为磁体,所述第二磁吸件为磁性材料。
特别是,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弹力钢丝安装座,所述弹力钢丝安装座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被配置为能阻挡所述弹力钢丝旋动角度超出设定值。
特别是,所述弹力钢丝朝垂直于受拉力方向产生弯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