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云的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583.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顾东军;冯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58;F24F7/007;F24F3/16;F24F11/64;F24F11/52;F24F110/50;F24F110/64;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70;F24F110/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新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云的新风系统,包括服务器、新风主机、排风机和移动子机;新风主机布置在室内的多个房间内,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包括用于净化新风的空气净化装置;排风机布置在室内的多个房间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至室外;移动子机上安有获取该机位置的定位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信息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及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与服务器实时通讯;服务器与所有的新风主机和排风机实时通讯,服务器处理移动子机发送的信号后得到控制方案,并将控制方案发送至新风主机及排风机;所有的新风主机和排风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方案运行。本发明的新风系统,使用便捷,使用体验好,空气质量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新风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云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新风系统主要包括: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式新风系统,管道式新风系统是通过管道将室外空气净化后送入室内各个位置,再通过管道将室内污浊空气经新风主机排风系统排出室外,一般一个建筑物有一个新风主机。但是这种管道式新风系统价格高、需要在装修前安装、安装成本高、周期长、管道需要定期清洗。无管道式新风系统是将新风机安装在外墙上,通过在外墙打孔直接将室外空气净化后引入室内,造价低、对装修没有要求、安装便捷、没有二次污染,目前的无管道式新风系统主要是通过主机对各房间内的设备进行分别控制,控制逻辑较为复杂,这对主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制造成本,此外,目前多采用红外遥控或者固定面板的方式对新风系统进行设定,控制设备及位置固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同时目前的新风系统多是在进出风口或室内固定位置布置传感器以确定是否需要开启新风系统,然而这种布置形式无法真实的反映室内的空气质量,这回导致室内的实际空气质量要低于预期。
因此,开发一种使用便捷、空气质量好且成本低廉的新风系统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新风系统的使用便捷性差、成本高昂且空气质量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空气质量好且成本低廉的新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云的新风系统,包括服务器(即智能云端)、一台以上新风主机、一台以上排风机和一台以上移动子机;
所述新风主机布置在室内的多个房间内,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新风主机包括用于净化新风的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排风机布置在室内的多个房间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至室外;
所述移动子机上安有获取该子机位置的定位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信息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及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与服务器实时通讯;
所述服务器与所有的新风主机和排风机实时通讯,服务器处理移动子机发送的信号后得到控制方案,并将控制方案发送至新风主机及排风机;
所有的新风主机和排风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方案运行,完成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实时调节。
本发明的新风系统,将控制装置和空气质量传感器集成在移动子机,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空气质量传感器可跟着用户移动,能够实时检测用户所处位置的空气质量,对该位置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调节,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发明的新风主机、排风机及移动子机均通过服务器(云端)控制,多套新风系统可通过同一服务器(云端)控制,一方面简化了现有新风系统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新风系统的应用门槛,另一方面,厂商可实时对服务器进行监控,在新风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在第一时间知晓,进而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此外,厂商进行程序更新或软件更新的难度更低,降低了厂商的运维成本,极具应用前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隔膜收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柔性传感器的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