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0480.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方丽婷;陈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透过率小于第一颜色子像素;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感光单元;感光单元设置于子像素的非开口区;第一偏光片的第一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偏光片的第二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上,感光单元设置于第一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或者,第一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上,感光单元设置于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解决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对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是通过指纹纹谷和纹脊的反射率差异,实现光感单元接收不同指纹信息差异化,形成指纹图像。
现有的液晶显示屏以像素发出的光线为检测光进行指纹识别,指纹识别区匹配有光感单元电路,但是不同光感单元的设置位置处的像素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差异并存在一定的杂散光,使得光感单元对指纹图像的检测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过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由非出光侧指向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第一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第二吸收轴相互垂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和第二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透过率小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透过率;所述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感光单元;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包围所述开口区的非开口区;所述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所述第一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上,所述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或者,所述第一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上,所述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中,显示面板由非出光侧指向出光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偏光片,并且两个偏光片的吸收轴相互垂直。具体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子像素可包括多种颜色子像素,其中至少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透过率低于第一颜色子像素的透过率。显示区内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设置有感光单元,本实施例中,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包围开口区的非开口区,感光单元即可设置于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可设置第一偏光片的第一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此时偏振光在小角度内反射率最强,则在液晶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沿第一方向上,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便于透过率高的子像素发出的光易反射至感光单元,对子像素发出的光线进行高效利用,提高感光单元检测的信号强度。同理,当第一吸收轴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吸收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此时偏振光在大角度内反射率最强,则在液晶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沿第一方向上,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便于透过率高的子像素发出的光易反射至感光单元。上述设置使得透过率高的子像素反射的光线较多的入射至感光单元,提高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的强度或差值,便于形成亮暗分明的指纹图像,提高指纹识别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