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377.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俊强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垃圾 处理 设备 | ||
1.一种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粉碎系统(1)、输送系统(2)、生化消解系统和排水排气净化系统,其中,
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所述输送系统(2)、所述生化消解系统以及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依次相连接,所述输送系统(2)用以将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粉碎后的有机垃圾输送至所述生化消解系统内;所述生化消解系统用以发酵粉碎后的有机垃圾且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经过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冷凝、杀菌后排向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包括冷凝容纳腔(32),所述冷凝容纳腔(32)内设置有换热翅片(33),所述冷凝容纳腔(32)与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的出气口(54)相连通,进入所述冷凝容纳腔(32)内的水蒸气能与所述换热翅片(33)进行热交换且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能排出所述冷凝组件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还包括杀菌腔(34),所述杀菌腔(34)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35),所述冷凝容纳腔(32)内的空气能进入所述杀菌腔(3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还包括吸附过滤腔(36),所述吸附过滤腔(36)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杀菌腔(34)内的空气能进入所述吸附过滤腔(36)内且所述吸附过滤腔(36)内的空气经过所述吸附剂过滤后排向大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排气净化系统包括排气壳体(3),所述排气壳体(3)设在所述生化消解系的上方且所述排气壳体(3)与所述处理设备的外壳(4)相连接;所述排气壳体(3)内设置有分隔板(31),所述分隔板(31)用以将所述排气壳体(3)内的空间分格成所述冷凝容纳腔(32)、所述杀菌腔(34)以及所述吸附过滤腔(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为物料粉碎机,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位于所述处理设备的外壳(4)内并位于所述生化消解系统的一侧,所述外壳(4)顶面上存在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的进料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2)包括提升机(21)和提升管道(22),所述提升机(21)为螺杆泵输送机,所述提升机(21)位于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的一侧且所述提升机(21)的进料口与所述研磨粉碎系统(1)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提升管道(22)连接所述提升机(21)与所述生化消解系统且所述提升管道(22)的出料端的高度大于其进料端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消解系统包括发酵罐(5),所述发酵罐(5)为卧式搅拌罐,所述发酵罐(5)位于所述处理设备的外壳(4)内并与所述输送系统(2)相连接,所述发酵罐(5)内放置有发酵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将霉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按一定比例进行融合活化,然后再将菌液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至所述生化消解系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垃圾减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霉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按照1:1:2:0.5:1的配比进行融合活化;所述菌液按照千分之五的比例投放至所述生化消解系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俊强,未经严俊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3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