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0242.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蓝田;岑文杰;钟怡然;谢宁;韩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G16B45/00;G16B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国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1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元件 插入 方法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插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载体的骨架环形图;S2、获取骨架环形图载体元素的元件弧长的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时的坐标;S3、设定载体元素的坐标对应的矩形标注文字与载体元素之间的距离;S4、获取每个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的四个顶角的坐标;S5、设定相邻的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之间的纵向最小距离D;S6、计算矩形标注文字的坐标;S7、判断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与插入位置的载体元素的原始矩形标注文字之间的纵向距离d是否小于纵向最小距离D,若d<D,则显示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若d≥D,则对载体的所有载体元素进行旋转,直至d<D后,显示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编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基因载体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由于基因载体的体系多样、载体骨架千差万别,所以现有的技术提供了骨架环形图,让用户选择自己需要的骨架然后插入载体元素,从而就能完成载体的设计,得到目标结果。但是在插入载体元素的时候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一旦载体元素插入过多,会出现载体元素标注文字重叠的问题,该问题出现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第一,有可能导致元件无法进行插入,从而影响整个载体无法完成设计;
第二,有可能重叠不影响插入,但在生产中会很难分清元件以及分析元件,大大的降低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元件插入效率高,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载体的骨架环形图,并将所述骨架环形图定位在页面的固定位置;S2、以所述骨架环形图的中心为坐标的原点位置,获取所述骨架环形图所有载体元素的元件弧长的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时的坐标;S3、设定所述载体元素的坐标对应的矩形标注文字与对应的所述载体元素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设定距离平行显示所有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得到所述骨架环形图的初始状态;S4、获取每个所述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的四个顶角的坐标;S5、设定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之间的纵向最小距离D;S6、向所述载体插入元件,获取所述元件插入到所述骨架环形图之后的坐标,并计算矩形标注文字的坐标;S7、判断所述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与插入位置的所述载体元素的原始矩形标注文字之间的纵向距离d是否小于所述纵向最小距离D,若d<D,则显示所述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若d≥D,则对所述载体的所有载体元素进行旋转,直至d<D后,显示所述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的元件插入方法,通过对载体骨架环形图的每个载体元素的坐标进行计算,并设定相邻两个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之间的纵向最小距离,在载体内插入新的元件之后,可以通过判断新插入的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是否会与已有的载体元素的矩形标注文字重叠或过分靠近,从而自动调节元件的插入位置,并且保证插入的元件的矩形标注文字不会与现有的矩形标注文字重叠或过分靠近,防止载体无法完成设计,无法进行分析等情况,有效提高了元件的插入效率,同时操作简单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1中,以X轴和Y轴的交点为圆心,以长度radius和radius+width分别为半径画圆,得到所述载体的骨架环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1中,将所述骨架环形图固定在页面的中心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包括:S21、以所述骨架环形图的中心为坐标的原点位置,在所述骨架环形图上画出不同载体元素;S22、获取所述骨架环形图所有载体元素的元件弧长的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时的坐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3中,所述设定距离为所述载体元素的弧长的中心位置与对应的矩形标注文字的最近一个顶角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