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017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徐善俊;袁顺;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20/40;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人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方法和装置,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将人员信息通过软件编码生成二进制码流串,在预设位置截取预设长度的部分字符串组合成新的二进制码流串;将新的二进制码流串编码成标志点图形,印制在员工制服上或者头盔顶部,并建立人员信息与标志点图形一一对应的人员特征库;提取监控视频中出现的标志点图形,并将提取出的标志点图形与人员特征库进行比对,匹配成功,进行解码,输出目标人员的详细信息。本发明规避了面部信息提取,利用标志点图形的编码识别技术来实现人员的精准识别与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值提取,并与其他人脸特征值做比对,取最高的比对分数,若最高的比对分数超过设置的阈值,则认为两张人脸是同一个人。头肩检测技术是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于输入的视频帧图像,可以检测到视频帧中的头肩并输出视频帧中头肩的追踪ID,头肩的坐标位置。
目前较为常用的定位方式是抓取人脸,识别后进行人员定位,但是在特定的安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被某些因素影响,如:作业服的遮挡,安全帽遮挡额头,口罩遮挡面部,这些都会导致工作人员面部的特征提取很少,误识别或者不识别几率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方法和装置,目的在于规避面部信息提取,通过识别固定的标志点图形来实现人员的精准识别与定位。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方法,包括:
将人员信息通过软件编码生成二进制码流串,在预设位置截取预设长度的部分字符串组合成新的二进制码流串;
将新的二进制码流串编码成标志点图形,印制在员工制服上或者头盔顶部,并建立人员信息与标志点图形一一对应的人员特征库;
提取监控视频中出现的标志点图形,并将提取出的标志点图形与人员特征库进行比对,匹配成功,进行解码,输出目标人员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软件编码具体方法如下:将人员信息进行Hash函数两次加密生成二进制码流串,将生成的二进制码流串截取头尾各5个二进制值组成新的二进制码流串。
优选的,所述标志点图形为双环图,由三块区域组成:标识位、低环位、高环位;所述标识位用于图像定位,所述低环位代表二进制数0,所述高环位代表二进制数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标识位位于标志点图形的中心,将中心等边三角形等分成4个内等边三角形,去掉一个外等边三角形;在进行图像编码时,程序自动补齐中心等边三角形,缺角指向方向为编码开始位置与结束位置的交接处。
优选的,利用头肩检测技术逐帧提取出监控视频中目标人员头肩轨迹中质量最高的标志点图形。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识别装置,包括:
人员编码模块:将人员信息通过软件编码生成二进制码流串,在预设位置截取预设长度的部分字符串组合成新的二进制码流串;
人员建库模块:将新的二进制码流串编码成标志点图形,印制在员工制服上或者头盔顶部,并建立人员信息与标志点图形一一对应的人员特征库;
人员识别模块:提取监控视频中出现的标志点图形,并将提取出的标志点图形与人员特征库进行比对,匹配成功,进行解码,输出目标人员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软件编码具体方法如下:将人员信息进行Hash函数两次加密生成二进制码流串,将生成的二进制码流串截取头尾各5个二进制值组成新的二进制码流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