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167.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孙中炎;贺海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山能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振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4 | 分类号: | C04B24/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邓世凤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 掺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极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CaO含量40%‑60%,SO3含量2.0%‑6.0%,SiO2含量18%‑28%,Al2O3含量10%‑18%,MgO含量3.0%‑7.0%。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配置工艺中引人碱度系数的概念,以化学组分为依据,配合配置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的功能性激发组分,使各种掺合料的性能得到充分激发,有针对性的补充混合后复合掺合料CaO含量、SO3含量和碱度系数,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更广泛有效地利用工业固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发展,矿物掺合料已经成为混凝土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 成之一。然而,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高速推进,如矿粉、粉煤灰等优质矿物掺合料面临着资源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变高。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多种矿物掺合料的复配和超叠加效应,使混凝土胶凝体系充分适应现代混 凝土的需要,成为了原材料厂家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328833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改性矿渣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矿渣粉、钢渣粉和白渣混合组成,将白渣作为活性激发剂,改善配制混凝土的耐 磨性,其通过白渣作为活性激发剂,来克服钢渣粉掺入后混凝土早期强度低的问题,激 发材料以CaO为主,成分单一,地域性明显。
公开号为CN10985126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过改进级配提高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复合掺合料,通过粉煤灰、矿渣粉、陶瓷粉、火山灰、石膏几种材料特定级配进 行混合,配制复合掺合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其偏重改进掺合料组分的颗粒级配来实 现混凝土的密实性,其复合激发的活化剂以化学助剂为主,加以高分子聚合物来降低混 凝土的泌水性。
公开号为CN10933643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灰石微粉-钢渣粉-矿渣粉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激发,协同作用,制备出早期强度高,后期 强度持续增长,兼具补偿收缩效应的复合掺合料。
现有复合掺合料制备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大多采用质量法比例试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达到要求的复合配比,此技术获取优化配比的周期长,且复合掺合料的 活性不能保证能得到充分激发;比如,当配制好的复合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掺量较大时, 因水泥熟料矿物水化产物氢氧化钙数量不足,混凝土液相中的碱度降低,各种矿物掺合 料难以得到充分激发,导致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不高。细化到通过复合掺合料中化学组分 的微量变化来使整个混凝土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各矿物组分比例达到最佳,混凝土性能 达到最佳,是现有技术不具备的。
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技术必须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方式发展, 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掺加大量工业固废,是实现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的具体措 施。合理搭配使用各种矿物掺合料,充分发挥各种掺合料的优势互补,对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工业固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地已有的固 废资源合理进行改造利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中引人碱度系数的概念,以化学组分为依据,配合配置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复 合掺合料的功能性激发组分,使各种掺合料的性能得到充分激发,有针对性的补充混合 后复合掺合料CaO含量、SO3含量和碱度系数,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更广泛 有效地利用工业固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山能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振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山能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振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