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151.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平;刘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节县星马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张德兴 |
地址: | 4044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典 太师椅 加工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采用阴沉木作为原料;S2、烘干,将步骤S1中下料的阴沉木在干燥窑内进行烘干,使其湿度不超过12%,S3、下板材,将步骤S2中烘干的原料下料成板材,按照图纸的厚度、宽度进行划线、打眼和做榫;S4、下料做靠背花板,贴花板图纸、梳花、雕刻和组装,组装完成后做反榫;S5、对步骤S4中组装的太师椅进行刮膜、打磨;S6、上漆,放干。本发明采用反榫的制造工艺和多道工序打磨和上漆的方法,将太师椅打造为集质量和美观为一体的古典家具,其相对于明榫来说大大提高了本领域的工艺技术,提高了太师椅的美观程度,具有传承和推广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工家具制造过程中,全程采用手工制作,从下料到精修到成品都是工人采用工具制造而成。在人们越来越追求复古和传承的时代,古典家具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古典家具的制作工艺往往采用纯手工制造,制造难度大,人工成本较高,且现有的方法为明榫不是太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其通过反榫的工艺方法提高太师椅的质量和外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采用阴沉木作为原料;
S2、烘干,将步骤S1中下料的阴沉木在干燥窑内进行烘干,使其湿度不超过12%,
S3、下板材,将步骤S2中烘干的原料下料成板材,按照图纸的厚度、宽度进行划线、打眼和做榫;
S4、下料做靠背花板,贴花板图纸、梳花、雕刻和组装,组装完成后做反榫;
S5、对步骤S4中组装的太师椅进行刮膜、打磨;
S6、上漆,放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对太师椅进行打磨,打磨工序为4道工序,逐步实用精细度较小的砂纸进行打磨,提高光滑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采用三道上漆工序,每一道上漆间隔7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于烘干窑内红外线自动控制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反榫的制造工艺和多道工序打磨和上漆的方法,将太师椅打造为集质量和美观为一体的古典家具,其相对于明榫来说大大提高了本领域的工艺技术,提高了太师椅的美观程度,具有传承和推广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古典太师椅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采用阴沉木作为原料;
S2、烘干,将步骤S1中下料的阴沉木在干燥窑内进行烘干,使其湿度不超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节县星马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奉节县星马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