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破损鸡蛋托盘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106.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宇;郑仲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仲凯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78;B29C45/76;B65D85/32;B65D81/133;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速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4 | 代理人: | 罗智聪 |
地址: | 51801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损 鸡蛋 托盘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破损鸡蛋托盘,该防破损鸡蛋托盘,包括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包括若干个均匀点阵分布的鸡蛋防护单元,鸡蛋防护单元整体呈锥形,包括一个托底单元和若干个以该托底单元为中心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肋条,肋条的下端延伸连接托底单元;若干个肋条与托底单元连接构成一个半球形框体结构,半球型框体结构的内部构成一个球形凹陷;肋条的两侧设有加强条,加强条的长度小于肋条的长度,加强条的曲度大于肋条的曲度;本发明的塑料鸡蛋托盘采用PP或HDPE材料注塑而成,在有硬度能多层重叠摆放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在摆放鸡蛋的凹位内的筋条上设置加强条,形成两个缓冲距离,双重缓冲,缓冲效果好,能够使鸡蛋受到更大的冲击力而不会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鸡蛋运输中防破损的防破损鸡蛋托盘。
背景技术
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5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人体每天所需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鸡蛋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且呈现多样性特点。一是鲜蛋产品的功能多样化。消费者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之外,更加追求鸡蛋的多样化功能,富硒鸡蛋、高能鸡蛋、低胆固醇鸡蛋等特殊营养鸡蛋的需求持续增长。二是鲜蛋的安全性能逐步增强。目前我国部分蛋鸡养殖场已经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鸡蛋的生产认证,较之传统鸡蛋来说,安全鸡蛋的生产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鲜蛋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在超市、农贸市场购买等传统主流销售方式基础上,近年来涌现了网上销售、宅配送或电话、微信营销等多种销售模式。新销售模式下鸡蛋加工分装后直接配送至消费者,有效减少中间运输环节,既能提高产品新鲜度,更能保持鲜鸡蛋的品质和营养。四是鸡蛋制品多样化。虽然我国鸡蛋加工转换程度较低,但鸡蛋制品加工的潜力却很大。
鸡蛋属于生鲜品且保质期较短,鸡蛋生产出来后基本都用于食用。鉴于目前暂无较为权威的我国鸡蛋消费总量的数据,故采用鸡蛋总产量/总人口即人均鸡蛋占有量替代人均鸡蛋消费量。以2013年度我国鸡蛋产量和人口比例计算,人均鸡蛋占有量约为17.75kg。2013年度世界人均鸡蛋占有量为9.51kg,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的人均鸡蛋占有量分别约为18.29kg、19.86kg和13.88kg,这意味着我国人均鸡蛋占有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达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鸡蛋的运输有着类似冷链运输的时效性,因此其需要较高效的转运流程。
蛋托能够对鸡蛋等禽蛋产品进行承载,便于码垛和运输,能够有效保护禽蛋类产品不会破损。从材料上分类一般包括纸浆类和塑料类两大类;
纸浆蛋托多是采用再生纸纸浆经成型机具压制而成,因其制作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无环境污染,被称为“绿色”包装,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一种蛋托。
现在市面上注塑出来的鸡蛋托盘产品,其优点是比纸浆托盘、吸塑托盘等产品更有硬度,可多层重叠摆放降低运输成本,缺点是塑料托盘有硬度,装卸及运输中因为路况的不同,造成鸡蛋不同程度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塑料鸡蛋托盘在有硬度能多层重叠摆放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在摆放鸡蛋的凹位内进行双重缓冲的防破损鸡蛋托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仲凯,未经郑仲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线路运行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空多壳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