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天线布阵和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967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颜福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21/08 | 分类号: | H01Q21/08;G01S7/02;H01Q1/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金无量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天线 布阵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阵列天线布阵和汽车,其中,天线布阵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MIMO天线包括:沿横向排布的第一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和第三发射天线,以及沿横向排布的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三接收天线和第四接收天线: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沿横向的中心间距为2d,第二发射天线与第三发射天线沿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1d,第一接收天线与第二接收天线沿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第二接收天线和第三接收天线沿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第三接收天线和第四接收天线沿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2d,其中,d大于天线工作波长的0.4倍,解决了天线DBF旁瓣高导致无法区分角度维的大小目标的问题,降低了天线旁瓣,在不需要使用超分辨算法的条件下,提高了角度分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阵列天线布阵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Assistant System,简称为ADAS)成为智能驾驶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ADAS通过安装在车上的各类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感应周围环境,收集环境数据,进行静态或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运算与分析,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其中,毫米波雷达由于探测距离远、受环境影响小、成本低、技术成熟,成为ADAS的主要传感器,现有汽车的毫米波雷达普遍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天线,在相关技术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MIMO天线布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有3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该雷达分辨率在4度以上,且图1中的天线布阵导致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简称为DBF)旁瓣高,无法区分角度维的大小目标。
针对相关技术中,天线DBF旁瓣高导致无法区分角度维的大小目标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天线DBF旁瓣高导致无法区分角度维的大小目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阵列天线布阵和汽车,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阵列天线布阵,天线布阵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所述MIMO天线包括:沿横向排布的第一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和第三发射天线,以及沿横向排布的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三接收天线和第四接收天线:
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2d,所述第二发射天线与所述第三发射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1d;
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与所述第二接收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所述第二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三接收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所述第三接收天线和所述第四接收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2d,其中,d大于所述天线工作波长的0.4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IMO天线形成12个虚拟天线,所述12个虚拟天线包括:第一虚拟天线至第十二虚拟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天线至所述第十二虚拟天线为主阵,所述第一虚拟天线至第六虚拟天线为子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12个虚拟天线包括:
在所述第一虚拟天线至第六虚拟天线中,相邻的所述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2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12个虚拟天线还包括:
所述第六虚拟天线与第七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所述第七虚拟天线与第八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4d,所述第八虚拟天线与第九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3d;
在所述第九虚拟天线至第十一虚拟天线中,相邻的所述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d;
所述第十一虚拟天线与所述第十二虚拟天线沿所述横向的中心间距为11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