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08693.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云;徐红文;叶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中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 地址: | 24506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无菌 灌装 容器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包括顶盖(1)和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的顶部设有培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底部固定有与培养槽开口相适配的密封圈(5),培养槽的内壁顶部设有均与置物板(2)外部连通的置物槽通道一和置物通道二,置物通道一内固定有堵帽(6),置物通道二内安装有气体单向阀(7),顶盖(1)和置物板(2)外部套设有同一个外罩(9),外罩(9)由橡胶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9)内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顶盖放置槽(8),置物板(2)顶部横截面面积、外罩(9)底部开口处横截面面积、顶盖(1)的底部横截面面积、以及外罩(9)顶部开口处横截面面积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2)顶部设有插槽(3),顶盖(1)的底部设有插板(4),顶盖(1)与置物板(2)插接,置物板(2)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10),外罩(9)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由橡胶材料制成,限位块(11)与限位槽(10)过盈配合,限位块(11)的顶部截面为三角形、五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6)包括圆台形的限位管(62)、固定于限位管(62)一端内壁的橡胶片(63)、以及固定于限位管(62)另一端开口处的固定片(61),橡胶片(63)的中心处设有十字形的断面,橡胶片(63)断面处侧壁紧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62)固定于置物通道一内壁上,固定片(61)固定于置物板(2)的外壁上,限位管(62)、橡胶片(63)和固定片(61)一体成型。
6.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时,将顶盖(1)、置物板(2)、堵帽(6)、气体单向阀(7)和外罩(9)灭菌处理,堵帽(6)固定于置物通道一内,将气体单向阀(7)固定于置物通道二内;
步骤二:灌装时,将配置好的无菌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下,灌装于置物板(2)顶部的培养槽内,顶盖(1)与置物板(2)盒盖,将外罩(9)套设于顶盖(1)和置物板(2)外部;
步骤三:使用时,将外罩(9)与顶盖(1)和置物板(2)分离,将置物板(2)倾斜,胶头滴管穿过置物通道一,将胶头滴管内含有待培养物的液体滴入培养槽内的培养基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培养基为琼脂培养基,灌装时其为液态,灌装完成后冷却为固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容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实用前对置物板(2)加热使固态培养基变为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中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中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6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