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养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8592.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亮;李东彪;罗良乾;侯登志;刘泽霖;常皖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南京交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养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隧道养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养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活动套接在摆杆的内腔里,所述摆杆的上部通过轴活动套接在支撑杆的上部上。该隧道养护装置,通过水泵的运行,便于将水箱内的清水从喷水头排出在隧道的内壁上,通过电机的运行利用转盘和圆柱可带动摆杆摆动,便于带动摆杆上的水管和九个喷水头摆动,便于将九个喷水头喷出的水均匀的喷洒在隧道的内壁的混凝土上,不仅增大喷水头的喷射范围,还提高了养护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养护装置,具备对隧道进行喷水养护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养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活动套接在摆杆的内腔里,所述摆杆的上部通过轴活动套接在支撑杆的上部上,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上,所述摆杆的顶部通过升降结构固定安装在水管的底部上,所述水管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喷水头,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进水管和支撑杆之间的水泵,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在软管的一端和水箱的顶部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水管的一侧上。
精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摆杆的顶部上,所述底板一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两个第一转板的一侧上,两个所述第一转板的另一侧均通过轴活动套接在顶板底部的另一侧上,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水管的底部上,所述顶板一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两个第二转板的一侧上,两个所述第二转板和两个第一转板两两之间的中部均通过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两个所述第二转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位于卡槽内腔的移动块的顶部上,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移动块的一侧上。
精选的,所述摆杆的中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圆柱,所述移动槽的高度比转盘的直径大一厘米。
精选的,所述水管整体呈四分之一的圆弧形状。
精选的,所述喷水头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喷水头均匀的分布在水管的顶部上。
精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隧道养护装置,通过水泵的运行,便于将水箱内的清水从喷水头排出在隧道的内壁上,通过电机的运行利用转盘和圆柱可带动摆杆摆动,便于带动摆杆上的水管和九个喷水头摆动,便于将九个喷水头喷出的水均匀的喷洒在隧道的内壁的混凝土上,不仅增大喷水头的喷射范围,还提高了养护的效率。
2、该隧道养护装置,通过气缸的运行可带动移动块在卡槽内来回移动,便于带动两个第二转板均沿着与顶板连接的轴旋转,便于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水管和喷水头的高度,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南京交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南京交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