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提花织物编织工艺及其立体提花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964.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赵清新;郎鸣华;刘成;何定军;严兵;张林强;刘腾达;刘圣强;郭海军;渠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怀仁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5/275;D03D15/267;D03D15/283;D03D15/2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桦 |
地址: | 2152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提花 织物 编织 工艺 及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提花织物编织工艺及立体提花织物,包括以下步骤:设计织物所需获得的立体效果图案,且该立体效果图案为四方连续图案,选取所述的四方连续图案中的最小单元图,按所述的最小单元图确定综框数、穿纱方式、提综方式,通过化学纤维材质的经线、纬线循环编织而成。本发明的织物可以呈现3D效果,美观;可以使用传统的二维织机编织,无需新的专用设备,成本低;强度高、耐用,可以广泛适用于建筑补墙、结构件生产等工业生产、生活制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提花织物编织工艺及其立体提花织物。
背景技术
提花织物也称花织物,指将经纱线或纬纱线按照规律要求沉浮在织物表面或交织的错落变化,形成花纹或图案的编织方法叫做提花,提花工艺的制成品叫提花织物。
传统的提花织物大多应用于服装、家居面料上,其由于强度低,使用范围基本用于生活领域。
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但是碳纤维布通常没有任何图案,比较单一,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提花织物编织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提花织物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织物所需获得的立体效果图案,且该立体效果图案为四方连续图案,
S2、选取所述的四方连续图案中的最小单元图,
S3、按所述的最小单元图确定综框数、穿纱方式、提综方式,通过化学纤维材质的经线、纬线循环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织物的最小单元图通过等比例放大/缩小经纬纱,或者改变经纬密度进行变化。等比例放大/缩小经纬纱呈现的立体效果放大或者缩小,如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立方体;改变经纬密度呈现的图案可以发生改变,如呈现的图案呈长方体、菱形体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织物的最小单元图具有至少16种。
优选地,将所述的最小单元图划分n行×m列的单元格,根据所述的单元格上的图案确定经线、纬线的上下编织。
进一步优选地,将所述的最小单元图划分为30行×16列的单元格。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最小单元图中:
第1列:第1、3、5、7、16-23、25、27、29的单元格,
第2列:第2、4、6、15、17-24、26、28、30的单元格,
第3列:第1、3、5、14、16、18-25、27、29的单元格,
第4列:第2、4、13、15、17、19-26、28、30的单元格,
第5列:第1、3、12、14、16、18、20-27、29的单元格,
第6列:第2、、11、13、15、17、19、21-28、30的单元格,
第7列:第1、10、12、14、16、18、20、22-29的单元格,
第8列:第9、11、13、15、17、19、21、23-30的单元格,
第9列:第1-8、10、12、14、16、18、20、22的单元格,
第10列:第2-9、11、13、15、17、19、21、30的单元格,
第11列:第1、3-10、12、14、16、18、20、29的单元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怀仁化纤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怀仁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行为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传感器的酸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