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7806.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艾勇诚;潘牧;宛朝辉;刘昌伟;艾波;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H01M8/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电极 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膜层;
与所述膜层贴合且可脱离的静电辅助膜,所述膜层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贴合处形成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具有静电吸附力和真空吸附力,所述真空吸附力因膜层的气体透过而削弱;
所述膜层和所述静电辅助膜通过所述静电吸附力和所述真空吸附力连接以使所述膜层能够与所述静电辅助膜无损地分离;
其中,所述膜层包括质子交换膜或催化剂涂覆膜;
所述静电辅助膜的表面涂覆有脱模剂,和/或,所述静电辅助膜由不粘性材料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包括有机硅系脱模剂、蜡系脱模剂、氟系脱模剂、氟硅系脱模剂、聚烯烃系脱模剂、无机粉末系脱模剂、表面活性剂系脱模剂和聚醚系脱模剂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在0.1MPa表压的压差下氮气的透过流量≤5sc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在0.1MPa表压的压差下氮气的透过流量≤1sc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由聚合物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备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由所述聚合物制得,所述聚合物包括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醚酮、聚苯硫醚、4-甲基戊烯的聚合物、ABS树脂、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乙烯、双向拉伸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静电吸附力由静电发生器或采用等离子方法施加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所述膜层与所述静电辅助膜之间的剥离强度为0.1g/25㎜~10g/25㎜。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所述膜层与所述静电辅助膜之间的剥离强度为0.1g/25㎜~5g/25㎜。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吸附力的作用下,所述膜层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剥离强度为10g/25㎜~100g/25㎜。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厚度为25μm~15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厚度为25μm~125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厚度为50μm~1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拉伸强度为120MPa~10000MPa。
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辅助膜的拉伸强度为125MPa~5000MPa。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与所述静电辅助膜之间的剥离强度为0.1g/25㎜~100g/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8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限位器金属弹簧壳体结构
- 下一篇:推力测试仪及推力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