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7409.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一丁;郭健;李鹏凡;谭美;朱成华;吴述庆;郭翔;张进才;陈艳霞;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G06Q10/0639;G06Q10/0635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陈文净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物 保护 系统 有效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所述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包括空间结构模型、在空间结构模型的节点上设定的防御措施和在空间结构模型外设定的防御因子;
S2:在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中加载入侵因子,计算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及入侵因子触发报警信号的时间;所述的计算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具体包括:
采用遍历算法分析从空间结构模型的所有入口到达实物的所有路径;
计算入侵因子经过所有路径并突破所有防御措施的时间,比较所有路径的时间,得到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
S3:根据报警信号触发防御因子行动,分析防御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
S4:判断入侵因子触发报警后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是否大于防御因子到达实物的时间,若是,则该实物保护系统有效,若否,则该实物保护系统无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实物保护系统搭建空间结构模型,根据实物保护系统的保护措施,构建防御措施数据库;
在空间结构模型内防御节点上添加防御措施,在空间结构模型外设定防御因子,建立模拟虚拟的实物保护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入侵因子经过所有路径并突破所有防御措施的时间,具体包括:
分析入侵因子突破各条路径上的各个防御措施的突防能力;
根据突防能力计算入侵因子经过每一路径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防能力根据入侵因子的人员数量、携带装备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中获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报警信号的时间根据入侵因子突破路径上的防御措施时首次超过防御措施的设定的报警时间确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防御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具体包括:
分析防御因子到达实物的最优路径,根据预设的防御因子通过最优路径上各个防御措施的时间,计算防御因子经过最优路径所用的总时间。
7.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模拟实物保护系统模块,其用于建立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所述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包括空间结构模型、在空间结构模型的节点上设定的防御措施和在空间结构模型外设定的防御因子;
入侵因子加载分析模块,其在模拟的实物保护系统中加载入侵因子,计算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及入侵因子触发报警信号的时间;所述的计算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具体包括:
采用遍历算法分析从空间结构模型的所有入口到达实物的所有路径;
计算入侵因子经过所有路径并突破所有防御措施的时间,比较所有路径的时间,得到入侵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
防御因子分析模块,其用于根据报警信号触发防御因子,分析防御因子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
判断评估模块,其用于判断入侵因子触发报警后到达实物的最短时间是否大于防御因子从驻地到达实物的时间,若是,则该实物保护系统有效,若否,则该实物保护系统无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因子加载分析模块包括入侵因子评价子模块,其用于通过数据库提供入侵因子的突防能力数据,所述数据库根据入侵因子的人员数量、携带装备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建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物保护系统的有效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因子加载分析模块还包括入报警子模块,其用于分析入侵因子突破路径上的各个防御措施是否超过防御措施的设定的报警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4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伏性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及环氧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射频芯片焊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