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解尾气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231.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荚玉冬;韩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6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抑制 硫化氢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解尾气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取钛白粉酸解浸取后的钛液1000L置于反应器内添加50‑60g硫酸铜,使用恒定流量压空搅拌,5分钟后继续添加800‑1000mL含量40wt%的工业硝酸,反应10min后使用铁粉还原钛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硫酸铜与溶液中的硫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硫化铜沉淀,之后添加的稀硝酸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钛液中未反应的硫离子。因硝酸与钛液混合后浓度低且硫离子的还原性强,硝酸将优先氧化溶液中的硫离子同时该浓度硝酸不足以氧化二价铁离子,该反应将生成单质硫沉淀,以此技术可使硫化氢的排放浓度控制在0.01mg/m³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酸法钛白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硫酸法制备钛白过程中酸解尾气抑制硫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白粉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钛白粉目前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氯化法钛白生产对设备要求高,投资大,生产技术指标严格,同时钛渣结垢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彻底解决。国内目前钛白粉生产以硫酸法钛白工艺为主。在硫酸法钛白工艺中环保问题一直制约着产能产量,尤其是酸解还原阶段尾气和无组织异味的治理。酸解还原阶段尾气的排放特点是:微量硫化氢气体混杂在尾气中排放。同时在沉降阶段随着反应的持续,硫化氢无组织扩散,异味大且伴随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前,各生产厂家对酸解尾气的处理方案为大量清水或碱水喷淋降温尾气后,再次使用碱性水喷淋吸收尾气中含有的硫酸雾、二氧化硫、硫化氢、粉尘等污染物。经过多级喷淋过后的尾气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后的尾气仍含有极微量的硫化氢,该气体含有特征性臭味。沉降阶段的无组织气体使用楼层密封,负压抽取后喷淋。该方法除异味效果差且楼层密封为以后的检查维修带来安全隐患。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越发重视,环境标准的逐步提高,尾气的深度治理越发重要。针对该特征性气味治理有效治理目前不够完善。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9276980A公开了酸解尾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煅烧尾气和酸解尾气混合反应,使煅烧尾气中的二氧化硫与酸解尾气中的硫化氢反应,其主要目的是回收SO,并没有针对硫化氢进行特别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依然会有大量的硫化氢产生,进而产生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酸解尾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硫化氢气体污染环境,为此提供一种酸解尾气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将硫化氢的后处理模式改成预处理模式,在硫化氢的产生阶段就抑制其产生量,经过研究发现适合浓度的工业硝酸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当浓度适合时硝酸优先与硫离子反应进而减少硫化氢的产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解尾气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取钛白粉酸解浸取后的钛液1000L置于反应器内添加50-60g硫酸铜,使用恒定流量压空搅拌,5min后继续添加800-1000mL含量40wt%的工业硝酸,反应10min后使用铁粉还原钛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钛液总钛浓度130g/l,钛液温度55-57℃,F值1.95。
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业硝酸与钛液体积比为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硫酸铜与溶液中的硫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硫化铜沉淀,之后添加的稀硝酸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钛液中未反应的硫离子。因硝酸与钛液混合后浓度低且硫离子的还原性强,硝酸将优先氧化溶液中的硫离子同时该浓度硝酸不足以氧化二价铁离子。该反应将生成单质硫沉淀。因硝酸的存在,在之后的还原阶段和沉降阶段将持续抑制硫离子的产生,防止硫化氢气体的产生。以此技术可使硫化氢的排放浓度控制在0.01mg/m³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流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