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营业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6726.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有为;郭晨光;廖明;王泓刚;樊伟;李响;何庆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12 | 分类号: | E01B35/12;E02D33/00;G01C5/04;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营业 沉降 位移 监测 方法 | ||
铁路营业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涉及现有火车站扩建施工时,对营业线沉降、位移监测的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法对行车干扰大,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而发明的。对站内既有运营线路基基床沉降变形和对雨棚立柱基础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对现有车站旅客地道顶进施工过程中雨棚立柱的倾斜变形和地道围护桩的桩体变形进行监测。对新架空站台E轴和F轴桩基监测;邻近营业线自动化监测。各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数据采集模组,数据采集模组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设备,然后利用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规约解释;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向数据预警系统传递参数。优点是能进行长期、稳定、可靠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有火车站扩建施工时,对营业线沉降、位移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火车站扩建施工时,为了保障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和新建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对营业线沉降、位移进行监测。
但是现有的监测方法对行车干扰大,监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行车干扰小,监测结果准确的铁路营业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对现有营业线监测;
包括对站内既有运营线路基基床沉降变形和对雨棚立柱基础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
(1)监测线布置:
远离新线路的正线股道路基基床沉降监测:在线路无砟轨道底座板侧壁处安装自动监测物位计(静力水准仪),每间隔30米安装一个。
位于中间的站线股道路基基床沉降监测:在线路一侧站台平台下方的混凝土垫层上,距站台墙0.2m处安装自动监测物位计,面间隔30米安装一个。
靠近新线路的站线股道路基基床沉降监测:在线路路肩护坡底的混凝土台阶上安装自动监测物位计,每间隔50米安装一个。
既有靠近新线路雨棚立柱基础沉降监测,在雨棚立柱基础上安装自动监测物位计;
物位计基准点分别布设在四个涵洞上。
定位装载箱和工控设备箱通过(M8)药剂螺栓固定在基准点位置外侧路肩表面。
二,地道顶进监测。
对现有车站旅客地道顶进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响范围内雨棚立柱的倾斜变形和地道围护桩的桩体变形进行监测。
旅客通道顶进接长位置处设计了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围护,防护桩采用Φ1250mm钢筋混凝土桩,间距1.45m,配合钢筋混凝土挡墙呈“L”型布置,待挖孔桩及横撑达到设计强度后,中部挖槽设置预制挡土墙。为确保现有线路运营安全,并实时掌握围护桩和雨棚结构的状态,有效指导旅客地道顶进施工,需要对雨棚立柱的倾斜变形和围护桩的桩体变形进行监测。
对既有雨棚柱采取自动化测倾计监测方式来进行倾斜监测,对围护桩的桩体变形采取全向水平位移计监测,施工过程中采用上述监测方式进行实时监测。
(1)雨棚柱倾斜监测系统布设;
监测范围主要为旅客地道顶进影响范围内的雨棚立柱,采用双轴倾角计进行雨棚柱倾斜测量。每个雨棚柱上安装一个倾角计,双轴倾角仪置于保护箱内,保护箱通过不锈钢抱箍固定在柱体上。
(2)顶进地道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系统布设;
监测范围主要为旅客地道接口处的围护桩,围护桩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在靠近上述雨棚立柱的4个围护桩内布设全向水平位移计,布设全向水平位移计的长度与该处围护桩一致。
三,新架空站台E轴和F轴桩基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