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装配式理念的逆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588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万越;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37250 | 代理人: | 柳彦君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装配式 理念 作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理念的逆作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底筒锤击打入地下,将底筒内部的土体挖出;将多片式护筒依次放置在底筒的上方,并向下锤击位于上层多片式护筒,将底筒和多片式护筒内的土体挖出;在底筒的下方挖桩基;在底筒和多片式护筒内加入内衬材料,插入钢筋,浇灌混凝土;在第一层多片式护筒的上方装配第一层梁板;在第一层梁板的一侧向下开挖地下空间,将第一层多片式护筒和及其所在地层的内衬材料拆除,然后在第二层多片式护筒的上方装配第二层梁板;拆除底筒和及其所在地层的内衬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减少反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装配式理念的逆作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大规模的高层建筑地基基础与地下室、大型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的建设中都面临着深基坑工程的问题。由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基坑工程规模向超大面积和大深度方向发展,工期进度及资源节约等开发条件要求日益复杂。与传统的深基坑施工方法相比,逆作法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它克服了常规临时支护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即沿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连续墙或密排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相关位置,施工楼层中间支撑桩,从而组成“逆作”的竖向承重体系,随之从上向下挖一层土方,协同土模浇筑一层地下室梁板结构,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作为围护结构的内水平支撑,以满足继续往下施工的安全要求,但是这种现浇逆作法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设计了一种基于装配式理念的逆作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种基于装配式理念的逆作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底筒锤击打入地下,并将底筒内部的土体挖出;
B、将多层链接好的多片式护筒依次放置在底筒的上方,并向下锤击位于上层多片式护筒,将底筒和多片式护筒内的土体挖出;
C、在底筒的下方挖桩基;
D、在底筒和多片式护筒内加入内衬材料,插入钢筋,浇灌混凝土,晾干;
E、在第一层多片式护筒的上方装配第一层梁板;
F、在第一层梁板的一侧向下开挖地下空间,将第一层多片式护筒和及其所在地层的内衬材料拆除,然后在第二层多片式护筒的上方装配第二层梁板;
G、重复上述步骤F,直至挖到底筒所在的空间地层;
H、拆除底筒和及其所在地层的内衬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多片式护筒包括至少三片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两连接。
再进一步的,每层所述多片式护筒包括两组上下叠放的弧形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为内空板。
进一步的,所述多片式护筒共有两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筒的材质为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减少反工成本。将地下部分逆作法过程中的浇灌梁板结构由预制的梁板结构代替,减小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人力消耗明显减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