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质量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817.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芙蓉;张超;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质量 处理 方法 基站 终端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质量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介质,包括:基站在发送给终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意向载波信息,所述意向载波是基站调度MSG4及后续消息的可能载波;接收终端上报的MSG3,所述MSG3中携带有所述意向载波的信道质量指示;或者,基站根据不同载波的发射功率差或经验值,确定传输MSG4及后续消息的载波的下行信道质量,或者,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MSG3,所述MSG3中携带有各载波的信道质量指示,基站根据各载波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MSG4及以后消息的下行信道调度。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MSG4及以后消息的下行信道调度的精准度,提高终端业务成功率,降低业务时延,同时减少终端业务失败而引发的网络资源浪费,提升网络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质量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网的物联网应用中,业务发展具有区域性集中发展的特点,如在地铁站附件存在大量的共享单车、在城区路口会有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同时,业务存在时间集中传输的特点,如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电动车大都在骑行状态,数据传输频次高。因此,在部分区域在部分时段会存在网络容量受限影响业务体验的问题。针对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网络的容量受限问题,通常会采用多载波的技术方案解决。
针对多载波技术中的下行信道质量上报,目前3GPP 36331中对NB-IoT下行信道质量上报的最新描述为:终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RRCConnectionRequest-NB(终端向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或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NB(终端向基站发送的RRC连接恢复请求)或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NB(终端向基站发送的RRC连接重建请求)或RRCEarlyDataRequest-NB(终端向基站发送的RRC提前数据请求)等的MSG3(消息3)上报接收RAR(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的载波的下行信道质量,以辅助基站进行精准的下行调度(如采用何种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重复次数等),包括MSG3后的所有下行消息的调度,从而提高下行数据的解调正确率。
现有技术中对CQI-NPDCCH-NB(基站的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NPDCCH: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有如下说明:
The IE CQI-NPDCCH-NB represents the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measurement of the NB-IoT carrier where the random access response isreceived.The codepoints for the CQI-NPDCCH measurements are according to themapping table in TS 36.133[16].The value noMeasurements indicates nomeasurement reporting.(CQI-NPDCCH-NB信息单元表示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的NB-IoT载波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CQI-NPDCCH测量的码点根据TS 36.133[16]中的映射表获得。noMeasurements值表明没有测量报告)
对CQI-NPDCCH-Short-NB(CQI-NPDCCH-短-NB)有如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睾酮均相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