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5236.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5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清;刘冰萍;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62;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显示区设有多个子像素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边框区设有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设置于不同的边框区;显示区设置有多条显示扫描线、多条指纹扫描线以及多条指纹扫描引线,显示扫描线和指纹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指纹扫描引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显示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显示扫描线向子像素输出显示扫描信号;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指纹扫描引线和指纹扫描线向指纹识别单元输出指纹扫描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设有内嵌式指纹识别的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屏占比、窄边框的显示屏由于良好的用户体验而越来越受欢迎。屏占比指的是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例,屏占比越高,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越好。
指纹是一种与生俱来且具有唯一性的生物学特征,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指纹识别可以应用于解锁、支付等各种场景中。为了提高屏占比且兼有指纹识别功能,内嵌于屏内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一般需要至少两个晶体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的指纹识别电路来实现指纹识别,指纹识别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栅极需要驱动信号走线和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提供信号,设置栅极驱动电路会导致显示面板边框宽度增加,不利于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设有内嵌式指纹识别的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子像素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边框区设置有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以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所述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和所述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设置于不同的边框区;
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多条显示扫描线、多条指纹扫描线以及多条指纹扫描引线,所述显示扫描线和所述指纹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指纹扫描引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所述显示扫描线与所述子像素电连接,所述显示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所述显示扫描线向所述子像素输出显示扫描信号;
所述指纹扫描线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引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扫描引线和所述指纹扫描线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所述指纹扫描引线和所述指纹扫描线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输出指纹扫描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通过在显示区设置多个子像素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子像素用于实现画面显示,多个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对触摸主体实现指纹识别;通过在边框区设置显示级联扫描电路以及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在显示区设置多条显示扫描线、多条指纹扫描线以及多条指纹扫描引线,显示扫描线和指纹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指纹扫描引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显示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显示扫描线向子像素输出显示扫描信号,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通过指纹扫描引线和指纹扫描线向指纹识别单元输出指纹扫描信号,实现子像素和指纹识别单元的驱动;通过将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设置于不同的边框区,可以避免由于将显示级联扫描电路和指纹识别级联扫描电路设置在相同的边框区导致的边框区宽度增加,有利于显示面板窄边框设计,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