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068.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顾怡文;沈惠新;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1/50 | 分类号: | H01H1/50;H01H1/5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转换开关 | ||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分断单元,分断单元包括壳体、动触头、第一、第二静触头、负载侧接线端子及软连接,软连接包括相互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和端子连接导体,动触头以第一方向转动时,开关实现第一电源的供电,动触头以第二方向转动时,开关实现第二电源的供电,特点:壳体内设有触头压力补偿结构,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触头压力补偿结构使得软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为使动触头向第一静触头偏转的方向;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时,压力补偿结构使得软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为使动触头向第二静触头偏转的方向。提高合闸状态时的触头压力,提高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热稳定性,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在现代供电系统中,特别是一些重要负载,常用到双电源供电系统,即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通过适当的电源转换开关设备来实现对负载的轮流供电。转换开关电器中的触头机构是直接与电源相连接的机构,触头机构中的触头按是否移动的情况分为动触头和静触头两种,按结合方式又可分为指型拍合式和刀型插入式两类。由于指型拍合式触头在闭合或断开电路时在电弧作用下可抗烧灼,具有较高的接通和分断能力,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双电源开关的触头机构大都采用指型拍合式。但是,由于此类触头的结点电动力为斥力型,触头的动、热稳定性差,特别是大规格产品中,较高的电流会使开关在合闸瞬间出现斥开现象,造成触点快速损耗。为防止较高电流作用下触头的斥开,则需提高触头压力,而过高的触头压力,一方面增加了操作系统的功耗及体积,同时使操作系统、触头系统寿命相应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抵消了电动斥力,不利于开关的分断,从而限制了开关的分断能力。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该双电源转换开关能提高合闸状态时的触头压力,提高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热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断单元,所述的每个分断单元均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固定在壳体上的负载侧接线端子、以及两端分别与动触头和负载侧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软连接,所述的软连接包括相互连接的与动触头电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和与负载侧接线端子电连接的端子连接导体,当动触头以第一方向转动至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所述开关实现第一电源的供电,当所述动触头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时,所述开关实现第二电源的供电,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触头压力补偿结构,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触头压力补偿结构使得软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为使动触头向第一静触头偏转的方向;当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压力补偿结构使得软连接的触头连接导体上的电动力的方向为使动触头向第二静触头偏转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头压力补偿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软连接被第一止挡部阻挡发生形状变化,软连接呈开口向两侧扩散的第一凹口状,且软连接上的触头连接导体与端子连接导体分别构成凹口状的相对的两侧边;当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软连接被第二止挡部阻挡发生形状变化,软连接呈开口向两侧扩散的第二凹口状,且软连接上的触头连接导体与端子连接导体分别构成凹口状的相对的两侧边;所述的第一凹口状和第二凹口状的开口相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第一止挡部对端子连接导体进行限位;当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时,所述的第二止挡部对端子连接导体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和软连接的动触头容腔,所述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由动触头容腔的两个腔壁构成,两腔壁之间的距离为从靠近动触头的位置向靠近负载侧接线端子的位置逐步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播再生稻与鸭共生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市政园林用环保的植物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