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及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94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穆伟;李树林;魏华成;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及车轮,该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包括:S1,设计车轮初始轮型方案。S2,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车轮轮型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并根据校核结果对车轮轮型进行优化。S3,试制样轮,对样轮进行热机械性能测试和疲劳测试。S4,若均满足需求,轮型设计完成;若有任一项不满足需求,返回S1对车轮轮型进行改进,重复步骤S2和S3直至各项测试均满足需求。本发明的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及车轮,通过对车轮轮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制作样轮进行实物性能测试,既能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又能够获取满足使用需求的样轮。设计出的车轮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及车轮。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在构成铁路线的轨道上行驶。铁路车辆具备多个铁路车轮。铁路车轮支撑车辆,与轨道接触,边旋转边在轨道上移动。铁路车轮因与轨道接触而磨损。为了满足铁路车辆的正常运行,车轮需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疲劳强度,才能保证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优化设计方法及车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设计车轮初始轮型方案;
S2,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车轮轮型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并根据校核结果对车轮轮型进行优化;
S3,试制样轮,对样轮进行热机械性能测试和疲劳测试;
S4,若均满足需求,轮型设计完成;若有任一项不满足需求,返回S1对车轮轮型进行改进,重复步骤S2和S3直至各项测试均满足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有限元模型建立在车轮磨耗到限的基础上,并采用1/2对称结构,SOLID45实体单元划网;轮轴接触选用CONTA174和TARGE170单元;车轮模型施加对称约束,车轴施加全约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静强度校核时,分别在直线工况、曲线工况、道岔工况、直线制动工况和曲线制动工况下对车轮施加相应的载荷边界条件,分别计算各工况下最大Von Mises应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疲劳强度校核时,分别在机械载荷工况、直线制动工况和曲线制动工况下对车轮施加相应的载荷边界条件,分别计算各工况下车轮转动过程中车轮应力的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样轮进行解剖取样、测试样品的理化性能,理化性能包括:轮辋屈服强度、轮辋抗拉强度、轮辋延伸率、辐板抗拉强度、辐板延伸率、KU2冲击功平均值、KV2冲击功平均值、断面硬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热机械性能测试中,测试前以不超过1.2倍Pa/2的制动功率对制动蹄片进行磨合,直到车轮与制动蹄片的接触面至少达到整个制动蹄片表面积的80%为止,各制动周期开始时,轮辋温度应不高于5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疲劳测试时,车轮疲劳危险位置处分别在车轮内外侧依次粘贴2组应变片,通过静态加载找到实际应力最大的位置,并在该位置轴向旋转90°的对应处粘贴三向应变花以测量真实应力,最后根据测得的载荷-应力关系确定动态载荷的幅值及频率,并按此循环加载1000万次,自动结束后进行磁粉探伤,若表面若存在长度≥1mm的裂纹,则认为疲劳失效,否则为合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轮疲劳测试包括随机疲劳测试和单一阶段疲劳测试。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的车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库位配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水基着色渗透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