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气管路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810.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源;胡松;杨明烨;王天泽;江亚阳;欧阳明高;李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F17D5/00;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管路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氢气管路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氢气管路、保护罩、氢气传感器、报警装置、电源、第一开关、放大电路和驱动装置。第一氢气管路用于与氢气罐连通。第一氢气管路包括接头结构。接头结构套设于保护罩。氢气传感器设置于保护罩。氢气传感器生成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驱动装置接收放大后的检测信号。当保护罩内的氢气浓度出现过一次超过浓度预设值时,驱动装置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持续接触,以使电源与报警装置持续导通。报警装置持续报警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泄漏,进行相关的操作。氢气管路检测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间断报警导致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氢气管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尽管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存在着波动剧烈,尤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氢气是一种有效的储能方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期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氢气当中,在用电高峰期将氢气携带的能量通过燃料电池重新转换为电能以供使用。因此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等技术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
氢气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当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超过4%-75%时,遇到火源,即可引起爆炸。因此,氢气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氢气管路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提高氢气管路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氢气管路检测系统。
一种氢气管路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氢气管路、保护罩、氢气传感器、报警装置、电源、第一开关、放大电路和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氢气管路用于与氢气罐连通。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包括多个输气管和多个接头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连接。所述保护罩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氢气管路穿过所述保护罩,且所述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氢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的氢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固定触点和动触点。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于所述闭合回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电源端。所述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氢气传感器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当所述保护罩内的氢气浓度出现过一次超过浓度预设值时,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持续接触,以使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装置持续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脱扣器、弹簧、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和杠杆。所述电磁脱扣器包括电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电力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动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锁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为钩状结构。所述第二锁杆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铰接固定。所述第四连接端为钩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扣合。所述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所述杠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动力输出端。
所述电力输入端接收到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当所述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一次超过电压预设值时,所述电磁脱扣器的动力输出端转动,所述动力输出端推动所述杠杆移动,所述杠杆推动所述第一锁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解扣,所述弹簧收缩并带动所述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装置持续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氢气防泄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