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580.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张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昭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耐弯折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涉及耐弯折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安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折叠块与下折叠块,所述下折叠块套接与所述上折叠块的外部,所述上折叠块与所述下折叠块的前端连通有转轴,所述上折叠块与所述下折叠块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缆,通过放置槽能够对电缆进行放置,通过向内拉动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能够使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的前端在转轴处进行转动,并向前凸起,进而对电缆进行折叠,能够有效的对电缆的弯折度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弯折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成品检测是电缆制造过程中的最后重要环节,它决定着电缆的原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工艺是否合理,以及电缆是否满足相关标准。
但是现有的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制作成品较高,且在进行使用时操作难度较大,同时会占用较大的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制作成品较高,且在进行使用时操作难度较大,同时会占用较大的位置。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安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折叠块与下折叠块,所述下折叠块套接与所述上折叠块的外部,所述上折叠块与所述下折叠块的前端连通有转轴,所述上折叠块与所述下折叠块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置槽能够对电缆进行放置,通过向内拉动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能够使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的前端在转轴处进行转动,并向前凸起,进而对电缆进行折叠,能够有效的对电缆的弯折度进行测试。
优选的,所述上折叠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布的第一卡块,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布的第二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能够对固定带进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的外部套接有固定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带能够对电缆进行固定,保证弯折测试工作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卡带,所述卡带的前端固定安有多个均布的锥形块,所述卡带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另一侧开设有多个均布的限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形块能够插入至电缆内部,并对电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连通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开设有连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穿过连接孔,能够对上折叠块与下折叠块进行固定,进而对活动范围进行限定。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向内拉动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能够使上折叠块和下折叠块的前端在转轴处进行转动,并向前凸起,进而对电缆进行折叠,能够有效的对电缆的弯折度进行测试,同时采用人为拉动的方式,能够对电缆进行不同角度的折叠,增加测试的精确性,同时该设备操作简单,且制作成品较低,使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的折叠杆结构示意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缆耐弯折试验装置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昭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昭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