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柔性内饰部件及其发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800.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在华;徐杰;邓海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14 | 分类号: | B29C44/14;B29C44/40;B29C44/58;B29C44/34;B29B11/04;B29L31/58;B29K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部件 及其 发泡 系统 | ||
1.一种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具有下型腔(20),所述上模(1)上具有与下型腔(20)配合的上型腔(10),所述上模(1)和下模(2)上均配置有加热组件(3),所述下型腔(20)表面具有呈凹凸结构的造型纹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与上型腔(10)贯通的加注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设有两条标识槽(22),两条所述标识槽(2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于所述下型腔(20)的周向外侧;
所述下模(2)上在标识槽(22)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靠近下型腔(20)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定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对应加注口(11)的位置设有灌泡切料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泡切料结构(4)包括活动设置于加注口(11)位置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能够沿加注口(11)的径向移动以露出或封闭该加注口(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泡切料结构(4)还包括漏斗(40)和气缸(42),其中漏斗(40)正对加注口(11)设置,所述挡板(41)沿漏斗(40)的径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漏斗(40),所述挡板(41)上具有与所述漏斗(40)内腔相适应的过孔(410),所述气缸(42)固设于上模(1)上,其活塞杆与所述挡板(41)固定连接。
8.一种3D柔性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5)和泡沫层(6),所述面层(5)和泡沫层(6)之间具有防渗复合层(7),所述3D柔性内饰部件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发泡系统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柔性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复合层(7)为PE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8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线性负载专用发电机
- 下一篇:废旧玻璃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