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252.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16;F04B9/103;F04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水泵 | ||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水泵,包括壳体和活塞,壳体内部设有控制腔和工作腔,壳体上设有P口、T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活塞的大端将控制腔分为左控制腔和右控制腔,P口和T口与左控制腔和右控制腔交替连通,从而驱动活塞进行轴向往复移动,活塞的小端位于工作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工作腔连通;活塞沿控制腔进行轴向往复直线移动至终端位置时,活塞进行绕圆周方向的转动,完成P口和T口与左控制腔和右控制腔的连通关系切换,从而实现工作腔对水的连续压缩做功和输出。本发明的增压水泵不仅具有更高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结构更紧凑、维护使用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水泵。
背景技术
增压水泵是广泛应用在水切割、高压清洗等领域的重要高压水源提供元件。目前,国内采用的传统增压水泵是通过电磁换向阀的不断换向,控制增压水泵往复运动连续输出高压水。
传统增压水泵,不仅结构复杂,需要设置复杂的位移传感器和电控元器件,而且换向不稳定、不可靠。同时,由于换向装置的控制电路部分采用的是电路板控制,因为线路板是非标件,而且制作加工比较困难,这样损坏后的维修就非常困难。此外,现有的换向装置,如果长期持续通电,很容易损坏小器件,不能满足长期通电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增压水泵存在着工作稳定性差和使用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形式的增压水泵。该增压水泵,包括壳体和活塞;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控制腔和工作腔,所述壳体上设有P口、T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P口和T口与控制腔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工作腔连通;
所述活塞沿轴向分为大端和小端,所述活塞的大端位于所述控制腔,并且将所述控制腔分割为左控制腔和右控制腔,所述活塞的小端位于所述工作腔;P口与所述左控制腔连通时,T口与所述右控制腔连通,所述活塞向所述右控制腔的方向进行轴向移动;P口与所述右控制腔连通时,T口与所述左控制腔连通,所述活塞向所述左控制腔的方向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活塞的大端在所述控制腔内进行轴向往复移动至终端位置时,所述活塞进行绕圆周方向的转动,完成P口和T口与所述左控制腔和所述右控制腔的连通关系切换。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大端的外表面设有沿轴向开设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并且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沿圆周方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油槽沿轴向与所述左控制腔保持连通,所述第二油槽沿轴向与所述右控制腔保持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油槽与P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油槽与T口连通,所述第一油槽与T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油槽与P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该增压水泵还设有旋转控制杆和控制件,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旋转槽;
所述旋转控制杆的两端分别为转向端和受力端;所述旋转控制杆的转向端位于所述旋转槽内,并且可以沿所述旋转槽进行相对滑动,形成所述旋转控制杆绕圆周方向的转动;所述旋转控制杆的受力端沿轴向插装至所述活塞的小端中,并且所述旋转控制杆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沿轴向的滑动连接和沿圆周方向的限位连接;
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旋转控制杆的转向端接触连接,控制所述旋转控制杆的转向端在所述旋转槽内的相对滑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为弹性件,并且在所述旋转控制杆的受力端和所述活塞的小端之间设有封闭腔;
沿轴线方向,所述旋转槽由两段左侧螺旋滑道和两段右侧螺旋滑道组成,沿轴向投影,两段左侧螺旋滑道和两段右侧螺旋滑道依次首尾交替连接且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周;
所述控制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控制杆的转向端之间,并且对所述旋转控制杆形成指向其受力端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封闭腔与P口和T口交替连通,形成对所述旋转控制杆指向其转向端的液压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