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3241.X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77 | 分类号: | D04H3/077;D04H3/011;D04H3/147;D01D5/253;D01D5/22;D01D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在芯层纤维外部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包覆皮层纤维,制成皮芯复合纤维丝,其中,所述皮层纤维的熔点低于所述芯层纤维的熔点;
(2)选取若干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形成皮芯复合纤维丝束;
(3)加热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束后冷却,制得纤维棒料,加热的温度介于皮层纤维的熔点与芯层纤维的熔点之间;
芯层纤维的单丝纤度为1.0~1.5dtex,制备过程如下:
按FDY工艺,将高粘度PET熔体和低粘度PET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FDY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芯层纤维;
喷丝孔为“”形喷丝孔,“”形由横线以及与其垂直连接的竖线I和竖线II组成;
横线、竖线I与竖线II的宽度之比为1:1:1.8~2.3;竖线I与竖线II的长度相同,横线与竖线I的长度之比为2:0.9~1.1;横线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6~8:1;竖线I和竖线II的间距为横线的长度的50~70%;竖线I和竖线II与横线的交点的连线的中点为横线的中点;
所述分配是指控制高粘度PET熔体流经横线,同时控制低粘度PET熔体流经竖线I和竖线II;
采用复合纺丝组件,复合纺丝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紧密贴合的第一分配板、第二分配板、第三分配板和喷丝板;
第一分配板上设有供低粘度PET熔体流过的流道A1和供高粘度PET熔体流过的流道B1;
第二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的外圈凹槽O2、中圈凹槽M2和内圈凹槽I2;O2和I2为圆环形凹槽,二者相互连通;M2为C形凹槽,与O2和I2不连通;
第三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相互不连通且为圆环形的外圈凹槽O3、中圈凹槽M3和内圈凹槽I3;
O2与O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M2与M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I2与I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A1与O2和I2连通,B1与M2连通;O2、M2、I2、O3、M3、I3的槽底上各设有多个通孔;
第三分配板与喷丝板贴合的表面为下板面,下板面上设有多组直线形的凹槽E、凹槽F和凹槽G,每组E、F、G连接成“”形凹槽,E对应横线,F对应竖线I,G对应竖线II,M3上通孔位于E上,O3上的通孔位于F远离E的一端,I3上的通孔位于G远离E的一端;
喷丝板上的“”形喷丝孔的导孔与“”形凹槽连通,且正投影完全重合;
复合纺丝组件位于组件纺丝箱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度PET熔体和低粘度PET熔体的质量比为40:60~45: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DY工艺的参数为:冷却温度20~25℃,一辊速度2400~2500m/min,一辊温度85~95℃,二辊速度3200~3300m/min,二辊温度150~160℃,三辊速度4100~4300m/min,三辊温度170~180℃,卷绕速度4030~42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度PE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80~0.90dL/g,高粘度PET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87~293℃,低粘度PE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55~0.60dL/g,低粘度PET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75~280℃,组件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82~2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松弛热处理的温度为90~120℃,时间为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芯层纤维具有扭曲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芯层纤维的单位长度扭角φ为18~180°/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芯层纤维的断裂强度≥4.3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5.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棒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棒料的划线线迹流畅≥150米,笔头滑缩力≥6.0N,笔头强力≥5.2N,吸水率≥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2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