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斯林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183.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30;D01D5/12;D01D5/22;D03D15/00;D01F8/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斯林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斯林布的制备方法,按纺丝工艺,将PET熔体和PTT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产业用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自扭曲纤维后,在自扭曲纤维表面包涂PVC后进行过水冷却、整经、织造和热整理制得特斯林布;纺丝工艺包括三道拉伸和二道定型,PE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80~0.95dL/g,PT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1.20~1.30dL/g;喷丝孔的横截面呈“十”形,由横线以及与其垂直连接的竖线I和竖线II组成;分配是指控制PTT熔体流经竖线I、II,同时控制PET熔体流经横线。本发明提高了双组份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其与PVC膜的接触面积,制得了力学性能优良的特斯林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斯林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特斯林布即PVC包芯纱织物,它主要是通过以涤纶为芯材并在其表面包涂PVC然后用剑杆机织造后经后整理定型而成的一种纺织面料。工作人员先通过将PVC均匀包覆在涤纶长丝上从而制备得到PVC/PET复合包芯丝,然后用该包芯丝作为经纬纱进行编织进而得到织物,编织得到的织物综合了两者的优势,扬长补短。
特斯林布的拉伸断裂强力主要包括增强基布的强力、涂层材料的强力以及涂层与增强基布的结合强力。由于涤纶纤维成品为部分结晶的超分子结构,其结晶部分分子链相互平行,大多呈反式构象,而无定形区则多呈顺式构象,其分子排列相当紧密,且合成PET纤维的端头稀少、表面光滑及化学活性低,界面的相互作用力低,因此,PET与PVC较难结合,两者的结合强度较低,进而导致特斯林布的拉伸断裂强度较低。如能增加PET与PVC的接触面积,将有效解决该问题。
此外,以涤纶为原料的特斯林布的柔软性能较差,随着PTT高聚物及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诞生出一类更具生命力的新品PET/PTT双组份复合纤维,其柔软性能优异,且兼具PET和PTT的优良性能,如用其替代涤纶,将有效解决特斯林布的柔软性能较差的问题,然而,目前PET/PTT双组份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较差,无法满足特斯林布的使用要求。
因此,开发一种力学性能优良且与PVC的接触面积较大的PET/PTT双组份复合纤维,并将其应用于特斯林布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力学性能优良且与PVC膜的接触面积较大的PET/PTT双组份复合纤维,并将其应用于特斯林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特斯林布的制备方法,按纺丝工艺,将PET熔体和PTT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产业用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自扭曲纤维后,在自扭曲纤维表面包涂PVC后进行过水冷却、整经、织造和热整理制得特斯林布;
纺丝工艺的参数为:纺丝温度290~295℃,卷绕速度2600~3600m/min,一辊速度440~650m/min,一辊温度80±5℃,二辊速度460~680m/min,二辊温度90~100℃,三辊速度1900~2400m/min,三辊温度125~140℃,四辊速度2700~3600m/min,四辊温度220~250℃,五辊速度2600~3600m/min,五辊温度150~170℃;
PE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80~0.95dL/g,PET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95~300℃,PTT熔体的特性粘度为1.20~1.30dL/g,PTT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80~285℃,组件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90~295℃;
喷丝孔为“十”形喷丝孔,“十”形由横线以及与其垂直连接的竖线I和竖线II组成;
竖线I、竖线II与横线的长度之比为1:1:2,竖线I或竖线II与横线的交点为横线的中点;竖线I与竖线II的宽度相同,竖线I或竖线II与横线的宽度之比为2.0~2.5:1;竖线I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5~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分布式高增益行波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