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体校正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966.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孝义;杨国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8 | 分类号: | B21D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校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体校正装置和方法,筒体校正装置包括:第一环体,其用于放置在待校正筒体的内腔;至少一个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包括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环体外的多个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其固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外,所述固定套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环体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一环体的内腔连通;校正杆,其滑动组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可沿该固定套筒的轴线移动;校正部,其设于所述校正杆远离所述第一环体的一端,并可绕所述校正杆的轴线转动以向外移动至抵持待校正筒体的内壁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校正装置和方法,能够对多种规格的筒体进行校正,且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体校正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筒体在焊接加工完毕后,常存在筒体呈椭圆的情况,对于筒体常有工人进入筒体内腔使用千斤顶进行圆度校正,筒体在校正时多采用液压顶加支撑杆,其存在校正方向单一、支撑杆无法多次使用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35756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筒体液压自动校正机,包括固定底平台、龙门架、悬臂梁、液压系统、模具柜和控制柜,所述固定底平台上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带有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拉紧机构和对中机构,所述龙门架横跨于固定底平台的中间位置,所述龙门架上设有外形扫描传感器、反向支撑油缸和主油缸Ⅰ,所述悬臂梁的一端与固定底平台连接,另一端置于移动平台上,并在相应的位置设有主油缸Ⅱ和滚轮,所述反向支撑油缸、主油缸Ⅰ、主油缸Ⅱ分别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液压系统和模具柜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柜相连。该专利能全面满足多种规格筒体校正,但是,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对多种不同规格的筒体进行全面校正,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校正装置是我们函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校正装置和方法,能够对多种规格的筒体进行校正,且操作简便。
为达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筒体校正装置,包括:
第一环体,其用于放置在待校正筒体的内腔;
至少一个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包括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环体外的多个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
-固定套筒,其固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外,所述固定套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环体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第一环体的内腔连通;
-校正杆,其滑动组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可沿该固定套筒的轴线移动;
-校正部,其设于所述校正杆远离所述第一环体的一端,并可绕所述校正杆的轴线转动以向外移动至抵持待校正筒体的内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筒体校正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环体同心的第二环体,所述固定套筒穿设在所述第二环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校正杆为空心杆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校正单元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校正单元沿所述第一环体的轴向间隔分布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校正单元包括八个校正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套筒的筒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校正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设的至少三个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插销固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校正部包括:
盖板,其设于校正杆的端部,并与所述校正杆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盖板的外侧设有下凹的台阶孔;
顶撑螺母,其卡持于所述台阶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