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890.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清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泥 处理 结构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利用螺旋蛟龙将污泥从下往上传输,在传送过程中,大大减小了污泥掉落的概率,提高了传送效率,节约了能源,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送带传送污泥传送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随之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在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剩余产物,污泥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等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大约20%以上采用填埋,另有更少量采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其余大部分随意外运,随处处置,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相对成熟,如欧洲主要方式是填埋和土地利用,北美地区一直是农用为主,日本以焚烧后做建材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中的,用于将污泥放入罐体的设备为传送带,采用传送带传送污泥传送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送带传送污泥传送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罐的上料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螺旋蛟龙、上料外壳、承料盘、储水箱、出水部、排水管、增压泵、出料结构、进料口;
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蛟龙;所述螺旋蛟龙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内,且所述螺旋蛟龙的尺寸与所述上料外壳的内部尺寸适配;
所述上料外壳垂直于水平面,且所述转动电机位于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一端部;所述出料结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料外壳的底部;
在所述出料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出料结构的侧壁上,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出料结构导通;
所述承料盘环绕在所述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承料盘接触所述出料结构;在所述承料盘的盘面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所述承料盘的边缘相对所述承料盘的中心向下倾斜;
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出料结构的顶部,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出水部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可选的,在螺旋蛟龙的动力输入端的轴肩处套接有耐磨圈,在转动电机安装座安装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的端面与耐磨圈的端面相连接,使得耐磨圈与耐磨套连接成硬摩擦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耐磨套为带沉台的台阶结构,所述耐磨圈的外径与耐磨套沉台内孔形成硬摩擦结构;所述转动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旋蛟龙。
可选的,所述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结构、第二出水结构、第三出水结构、第四出水结构;所述第一出水结构、所述第二出水结构、所述第三出水结构、所述第四出水结构分别连通所述排水管,各出水结构的出水方向均朝向所述承料盘。
可选的,所述进料口为喇叭状结构,所述进料口开口小的一端与所述上料外壳的侧壁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震动结构,所述震动结构的工作端贴附在所述承料盘上。
可选的,所述出料结构为空心柱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为一端封闭的硬质管道,所述排水管未封闭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箱。
可选的,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所述转动电机、所述增压泵。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上料外壳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清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清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餐厨油脂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