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623.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王广斌;曹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优 成本 目标 装配式 建筑 深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每类预制构件按标准化程度进行分级归类;3)对预制构件本身进行统筹深化设计;4)对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分进行统筹深化设计;5)对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连接部分的进行统筹深化设计;6)对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各部分进行整合,获得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深化设计方案。本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事先对每类预制构件进行了分级归类,减少成本;按预制构件本身、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连接三部分进行具体深化设计,避免了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内容的缺失;对预制构件各部分深化设计成果进行整体协调,获得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后期加工制作、运输、吊装、安装等工作的顺利与否。现有深化设计方法未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统筹考虑,造成预制构件深化方案众多、未形成统一措施,造成成本增加;此外,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考虑内容众多,容易造成缺失,缺乏统一深化设计体系,造成后期运输、安装的成本增加;为此,需要提出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经济、合理、准确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完成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2)对施工图中的每类预制构件按标准化程度进行分级归类,分为A、B、C类;
3)对预制构件本身进行统筹深化设计;
4)对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分进行统筹深化设计;
5)对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连接部分的进行统筹深化设计;
6)对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各部分进行整合,整体协调考虑,获得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案。
上述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步骤2)中,对每类预制构件按标准构件、非标准构件进行分类为第一级分类;对每类标准构件按尺寸大小进行排序,并将构件尺寸相当、数量较多的预制构件归类为A级;对非标准构件归为C级;其余预制构件归为B级。
上述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步骤3)中,预制构件本身的深化设计包括洞口、水电管线、开关盒的预留深化设计,以及用于吊装、支撑、外架安装的吊环吊件等埋件的深化设计。
其中,主要对A类预制构件本身进行统筹深化设计;如预制叠合板厚度小于60mm的预制叠合板,可统一采用叠合板桁架筋节点代替原专用预埋吊环,统一减少成本;B级、C级预制构件进行正常深化设计。
上述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步骤4)中,对预制墙、预制板、预制梁进行组合深化设计,具体考虑墙板与墙板,墙板与柱连接的钢筋缺失问题,以及梁柱、梁梁主钢筋碰撞问题;此外,需要解决构件连接防水等问题;主要对A类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分进行统筹深化设计;B级、C级预制构件进行正常深化设计。
上述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步骤5)中,为保证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连接部分的可靠性及施工便利性,需要对连接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包括现浇模板与预制构件的搭接、灌浆孔定位、灌浆区域分仓、外墙板接缝防水设置;主要对A类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连接部分进行统筹深化设计;B级、C级预制构件进行正常深化设计。
上述的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步骤6)中,从水平及竖向两个角度综合考虑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本身、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分、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连接部分三类具体深化设计结果,排查重复及缺失部分,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获得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被动式安检设备及其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