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537.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2;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1.一种橡胶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架(1),控制屏(3),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揉搓机构(4),主动式浮选机构(7),第三连接管(8)和第四连接管(9);底架(1)顶部右侧设置有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底架(1)顶部左侧设置有揉搓机构(4);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前端左上方设置有控制屏(3);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顶部设置有主动式浮选机构(7),并且主动式浮选机构(7)底部左侧与揉搓机构(4)相连接;揉搓机构(4)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揉搓机构(4)左中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主动式浮选机构(7)左中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8);主动式浮选机构(7)左中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管(9);
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包括烘干破碎舱(201),加热灯管(202),第一出料管(203),倒J型插板(204),卸料挡板(205),第一传动轮(206),第一破碎刀片组(207),第二传动轮(208),第组破碎刀片组(209),第三传动轮(2010),固定板(2011),第一齿轮(2012),把手(2013),第二齿轮(2014),第一圆盘(2015),第三齿轮(2016),第二圆盘(2017),第三圆盘(2018)和上料转板(2019);烘干破碎舱(201)内顶中部设置有加热灯管(202);烘干破碎舱(201)右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管(203);烘干破碎舱(201)前端底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轮(206);烘干破碎舱(201)内底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破碎刀片组(207),并且第一破碎刀片组(207)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206)相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前端底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208);烘干破碎舱(201)内底中部右侧设置有第组破碎刀片组(209),并且第组破碎刀片组(209)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208)相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前端左下方与第三传动轮(2010)进行转动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前左端中下方与第三圆盘(2018)进行转动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内左底部与上料转板(2019)进行翻转连接,并且上料转板(2019)前端中部与第三圆盘(2018)相连接;第一出料管(203)内左上方与倒J型插板(204)进行插接,并且倒J型插板(204)左底部与烘干破碎舱(201)相连接;第一出料管(203)内右底部与卸料挡板(205)进行翻转连接;第三传动轮(2010)前端设置有固定板(2011);固定板(2011)前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2012),并且第一齿轮(2012)后侧轴心与第三传动轮(2010)相连接;固定板(2011)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2013);固定板(2011)前左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2014);固定板(2011)前右上方设置有第三齿轮(2016),并且第三齿轮(2016)左侧与第二齿轮(2014)相连接,而且第三齿轮(2016)底部与第一齿轮(2012)相连接;第二齿轮(2014)前端轴心与第一圆盘(2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2016)前端轴心与第二圆盘(2017)进行转动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底端与底架(1)相连接;烘干破碎舱(201)前端左上方设置有控制屏(3);烘干破碎舱(201)左端与揉搓机构(4)相连接;烘干破碎舱(201)顶端与主动式浮选机构(7)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6)左上方与主动式浮选机构(7)相连接;第三传动轮(2010)左上方与揉搓机构(4)相连接;
揉搓机构(4)包括揉搓舱(401),第四传动轮(402),第一轴杆(403),第一套杆(404),第一限位环(405),第一转盘(406),第一凸块(407),长条板(408),第一电动推杆(409),第二电动推杆(4010),第五传动轮(4011),第二轴杆(4012),第二套杆(4013),第二限位环(4014),第二转盘(4015),第二凸块(4016),第六传动轮(4017),第三轴杆(4018),第三套杆(4019),第三限位环(4020),第三转盘(4021)和第三凸块(4022);揉搓舱(401)前端中右侧设置有第四传动轮(402);第四传动轮(402)后端轴心与第一轴杆(403)进行插接,并且第一轴杆(403)外表面中部与揉搓舱(40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2)左侧与第五传动轮(4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轴杆(403)外表面后侧与第一套杆(404)进行套接;第一套杆(404)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405),并且第一限位环(405)中部与第一轴杆(403)相连接;第一套杆(404)后端与第一转盘(406)进行插接;第一转盘(406)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凸块(407);第一转盘(406)外表面外圈与长条板(408)进行套接;长条板(408)前端中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409);长条板(408)前端中左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4010);第五传动轮(4011)后端轴心与第二轴杆(4012)进行插接,并且第二轴杆(4012)外表面中部与揉搓舱(40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1)左侧与第六传动轮(4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轴杆(4012)外表面后侧与第二套杆(4013)进行套接;第二套杆(4013)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4014),并且第二限位环(4014)中部与第二轴杆(4012)相连接;第二套杆(4013)后端与第二转盘(4015)进行插接,并且第二转盘(4015)外表面外圈与长条板(408)相连接;第二转盘(4015)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凸块(4016);第六传动轮(4017)后端轴心与第三轴杆(4018)进行插接,并且第三轴杆(4018)外表面中部与揉搓舱(401)相连接;第三轴杆(4018)外表面后侧与第三套杆(4019)进行套接;第三套杆(4019)前端设置有第三限位环(4020),并且第三限位环(4020)中部与第三轴杆(4018)相连接;第三套杆(4019)后端与第三转盘(4021)进行插接,并且第三转盘(4021)外表面外圈与长条板(408)相连接;第三转盘(4021)后端面设置有第三凸块(4022);揉搓舱(401)底端与底架(1)相连接;揉搓舱(401)右端与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相连接;揉搓舱(401)底部右侧与第一连接管(5)相连接;揉搓舱(401)左中顶部与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揉搓舱(401)顶部与主动式浮选机构(7)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2)右下方与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2)左上方与主动式浮选机构(7)相连接;
主动式浮选机构(7)包括浮选舱(701),集渣舱(702),L型盖板(703),支撑板(704),拨钩(705),第一电机(706),第一翻转板(707),第二电机(708),第二翻转板(709),支撑固定架(7010),第三电机(7011),第七传动轮(7012),第一搅拌杆(7013),第八传动轮(7014),第二搅拌杆(7015),M型固定架(7016),第九传动轮(7017),异形传动轮(7018),第一传动杆(7019),第二传动杆(7020),第三传动杆(7021),第四传动杆(7022),支撑杆(7023),微型推杆(7024)和过滤板(7025);浮选舱(701)右端设置有集渣舱(702);浮选舱(701)左端后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06);浮选舱(701)内底部后侧设置有第一翻转板(707),并且第一翻转板(707)左后侧轴心与第一电机(706)相连接;浮选舱(701)左端前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708);浮选舱(701)内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二翻转板(709),并且第二翻转板(709)左前侧轴心与第二电机(708)相连接;浮选舱(701)前端中左侧与支撑固定架(7010)进行螺栓连接;浮选舱(701)内中左侧与第一搅拌杆(7013)进行转动连接;浮选舱(701)内中右侧与第二搅拌杆(7015)进行转动连接;浮选舱(701)前端顶部与M型固定架(7016)进行螺栓连接;集渣舱(702)右上方与L型盖板(703)进行翻转连接;集渣舱(702)内中顶部设置有支撑板(704);支撑板(704)底部左侧设置有拨钩(705);支撑固定架(7010)顶前部设置有第三电机(7011);第三电机(7011)后侧轴心与第七传动轮(7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七传动轮(7012)后端轴心与第一搅拌杆(7013)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12)右侧与第八传动轮(7014)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八传动轮(7014)后侧轴心与第二搅拌杆(7015)相连接;M型固定架(7016)有上方设置有第九传动轮(7017),并且第九传动轮(7017)左下方与第七传动轮(7012)相连接;第九传动轮(7017)后侧轴心设置有异形传动轮(7018),并且异形传动轮(7018)后侧轴心与M型固定架(7016)相连接;异形传动轮(7018)后左侧与第一传动杆(7019)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7019)后左侧通过转轴贯穿于M型固定架(7016)与第二传动杆(7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7020)后左侧与第三传动杆(7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7021)前右侧与第四传动杆(7022)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杆(7022)前右侧与M型固定架(7016)相连接;第三传动杆(7021)中底部与支撑杆(7023)进行插接;支撑杆(7023)右底部与微型推杆(7024)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杆(7023)底部通过固定块与过滤板(702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过滤板(7025)顶端前中右侧与微型推杆(7024)相连接;浮选舱(701)底端与揉搓机构(4)相连接;浮选舱(701)左中底部与第三连接管(8)相连接;浮选舱(701)左中顶部与第四连接管(9)相连接;集渣舱(702)底端与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14)右下方与自动上料烘干破碎机构(2)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14)下方与揉搓机构(4)相连接;
第四传动轮(402),第一轴杆(403),第一套杆(404),第一限位环(405),第一转盘(406),第一凸块(407),长条板(408),第一电动推杆(409),第二电动推杆(4010),第五传动轮(4011),第二轴杆(4012),第二套杆(4013),第二限位环(4014),第二转盘(4015),第二凸块(4016),第六传动轮(4017),第三轴杆(4018),第三套杆(4019),第三限位环(4020),第三转盘(4021)和第三凸块(4022)均设置有两个,对应组合共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在揉搓舱(401)内中前部和内中后部,并且后侧一组中的第四传动轮(402)与第二搅拌杆(7015)进行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鼓的喷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