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箔条干扰在仿真环境中干扰效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02379.8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来嘉哲;刘海洋;陈小卫;王文竹;孙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郑婉婷 |
| 地址: | 1014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箔条 干扰 仿真 环境 效果 方法 | ||
1.一种判定箔条干扰在仿真环境中干扰效果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箔条干扰处理,包括计算各个箔条云在空中悬停时间,判断箔条云是否已经全部落到海面,如果是则退出判断;否则,根据自然环境风速与箔条云的下降速度修正箔条云的质心位置;计算导弹、目标舰、箔条云的相对位置,判断不同目标是否进入末制导雷达同一分辨单元,若进入,则进行RCS能量合成与能量质心位置计算,然后选择末制导雷达搜索区域内最大RCS目标为导弹截获的信号;若不同目标不在同一分辨单元,则选择搜索区域内最大RCS目标为接收信号;
步骤二、导弹末制导雷达检测概率计算,包括判断有无气象杂波,若有计算气象杂波功率,计算海杂波功率,计算接收信号的功率,计算综合回波干信比JSR,计算检测概率Pd,计算机模拟蒙特卡洛实验计算概率P0;
步骤三、干扰结果判定,包括根据Pd与P0数据大小相对关系,及干信比JSR的具体数值判定出干扰结果;
步骤一中,(1)计算当前t时刻箔条云的悬停位置
首先根据初始数据给出的箔条云生成时间、箔条云初始位置数据,以及战场自然环境中的风速、风向数据,根据(1)式的箔条云下降速度模型、下降时间、初始位置数据,判断当前战场环境中是否存在未落入海面的箔条云;箔条云下降速度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Vd表示箔条云的下降速度,t0表示初始时刻;
当前t时刻箔条云的悬停位置,如式(2)所示;
式中,(Xc0,Yc0,Zc0)是箔条云的初始位置,Vw表示风速,θ表示风向,k表示风速调节系数;
若(2)式中ZC≤0成立,则判断箔条云已经落到海面;
若战场中的全部箔条云都已经落到海面则直接退出判定,若战场中还有悬停在空中的箔条云,则根据仿真环境系统实时发送的风速、风速调节系数、风向、悬停时间和箔条云三维坐标数据;依据下降速度、风速、风向移动的位移,实时修正箔条云悬停的位置,如公式(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结果包括干扰无效、导弹跟杂、轻微干扰、导弹失捕、继续搜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判定箔条云和舰船是否进入末制导雷达同一分辨单元
然后实时接收战场平台环境数据,包括被攻击目标舰船三维坐标位置数据、导弹三维坐标数据,以及运用公式(2)计算出的箔条云位置数据,依据空间距离公式判断不同的箔条云和舰船是否进入导弹末制导雷达同一分辨单元;空间距离公式如(3)式所示:
其中,L1,2表示两个物体的空间距离,(xi,yi,zi)i=1,2,表示两个物体的空间坐标;
导弹末制导雷达空间分辨距离ΔR,如(4)式所示;
其中,c表示光速,τ电波的脉冲宽度;
若L1,2≥ΔR,则这两个物体没有进入同一雷达分辨单元,不需要进行能量合成;若L1,2<ΔR,则这两个物体进入同一雷达分辨单元,需要进行能量合成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3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