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杆菌的荧光信号增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212.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董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10 | 分类号: | C12Q1/1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周蕾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酶底物法 检测 大肠杆菌 荧光 信号 增强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杆菌的荧光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针对的酶底物是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
其特征在于,
在大肠杆菌与酶底物培养基温育结束之后,测量产物荧光之前,增加一步操作;所述操作为以碱性试剂将溶液调节至pH≥9之后,再测量产物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杆菌的荧光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溶液pH为9,10,11,或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杆菌的荧光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试剂为NaOH、KOH、及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杆菌的荧光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
步骤1、配制含MUG成分的培养液;
步骤2、将纯培养大肠杆菌逐级稀释得到的标准样品或者实际待测样品与步骤1的培养液混合;纯培养大肠杆菌标准样品的具体浓度用平板计数法(CFU)定量;
步骤3、将步骤2的培养液于35-44℃温育至产生4-甲基伞形酮;
步骤4、将温育结束后的培养液加碱性试剂调节至pH≥9;
步骤5、测量荧光强度,366nm激发,读取450nm处的发射峰峰值;
步骤6、利用纯培养大肠杆菌标准样品的浓度梯度,及步骤4的发射峰峰值绘制标准曲线;将步骤4中测得的实际待测样品在450nm处的发射峰峰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2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车库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动画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